酝酿于岭南的晚清社会变革潜流:邱捷《半井斋治史随笔》读后
举凡治安、防火、乱搭建等关系到社区利益与声望的事件,大都通过集庙讨论加以解决,地方官尊重坊众会议的决议。这就为研究近代中国的“城市自治”,提供了十分独特的经验事实。《杜凤治日记》中关于钱银的隐语
(本文首发于2021年8月12日《南方周末》)法外考量:清朝州县官杜凤治如何审理两宗奸案
杜凤治作为州县官,自然标榜遵循王法,但细看他审案时调查、思考、判断到判决的过程,不难发现,他并非经常、严格地依据《大清律例》办案。在今人心目中,清朝官吏枉法办案无非是因为颟顸、贪腐,但看这部日记时又会觉得未必尽然。 (本文首发于2021年7月29日《南方周末》)“皇权不下县”的乡村治理矛盾 ——读邱捷《晚清官场镜像》
杜凤治在晚清同治、光绪年间曾在广东广宁、四会、南海、罗定等州县做地方官,是一位干练且“有心”的官员。他在广东做州县官的十几年中,始终没有中断写日记,字数达数百万,且以记述公务为主。邱捷先生的《晚清官场镜像》,发掘利用杜凤治日记中大量真切、生动的资料,对晚清时期的广东社会、“官场众生相”、州县公务、赋税征收、州县财政、官绅关系等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高度创新性的展示和研究,是一部晚清政治社会史研究的力作。 (本文首发于2021年7月22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