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11
县中50万年薪抢老师,这个小城有多特别?
年薪50万、送120平米住房招中学老师,校方回应称是“正常的教育投资”。不过这可不是深圳,这是神木——陕西省的一个县级市。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神木的人均财政收入比深圳还高,人均GDP40万元,比北上广深还要高出1倍左右。神木在2008年就实现了12年免费教育,从小学到高中全部免学费,还补助生活费,2011年起,幼儿园也免收基本保教费,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本次出圈的新闻中50万元年薪聘请的是“名师”。120平米住房送的是连续在校任教6年的教师夫妇。不同资历和履历明码标价 。 神木之所以有钱,在于其煤炭经济。这里的煤炭探明储量高达560多亿吨,足够开采100多年。不过煤价也有周期性。2012年煤价暴跌,神木经济也一度陷入寒冬。煤价回暖后,神木经济又重回正轨。 如此富裕的县级市,常住人口只有不到58万人,2023年全县出生人口只有四千多人。未来九至十年,高中学位的需求可能就要大大降低了。学生人数下降,需要的教师数量可能也会随之减少。被神木市优厚的教师待遇吸引来的名校毕业生们,对于这些问题,可要考虑清楚。 -
没有优惠、不能补贴,招商局长们怎么办?
他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地方政府要赢得竞争,打造营商环境将成为招商重点。“现在没有哪个县市区敢把税收返还写到优惠政策里。” 近十年的招商,县里出现了很多“候鸟式”企业。入驻拿走补贴后,又将设备搬到下一个县,“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招商最忌讳的就是“敞开门招商,关上门打狗”。 -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开拓者乐黛云:“与时俱进,但绝不随风起舞”
“也许我在未来十年,会开始写写我的‘负面人生’吧。”2021年5月9日,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特地主办的乐黛云新书研读会上,这位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奠基人、北大中文系教授曾朗声宣告,未来她的个人书写或许会触碰到回忆里最真切的部分。这位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学者,在人生的后半程始终怀揣着“未完成感”。 当时在座听众的期待,在2024年7月27日凌晨画上了一个句号。就在巴黎奥运会拉开帷幕的同一个清晨,乐黛云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 在对乐黛云的生平介绍里,最常提到的莫过于她是1970年代北大恢复招收留学生后第一批教留学生“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师之一,且在开拓比较文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推动“跨文化对话”上成就斐然,与学者汤一介伉俪情深。而她对“欧洲中心论”“东风压倒西风”和“东方中心主义”的批评,“革命青年”的经历,学术思想的转折,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对新知的求索,以及不沉湎于苦难亦不掩藏傲骨的个性,外界知之不多。 不过,乐黛云的许多学生和友人都深受她的感召:“历史的回忆当然重要。但她不会陷在其中,她身上有一股力量。”对今天的很多背负生活压力、习惯向内收缩的年轻人来说,乐黛云的乐观和坚韧太宝贵。 与我们采访她的2021年相比,当前的世界局势越发波谲云诡。能够看到东西方思想各自的根源和光亮所在,并极力促成相互对话,更是这个时代值得珍存的价值取向。 “与时俱进,但绝不随风起舞”,这是晚年乐黛云的自我评价。她“能将真实的生命经验纵身入时代的洪流,在这一试金石上检视自身成色,留下此在的痕迹”,这也是我们重发此文纪念她的原因。 本文原发表于2021年6月。 -
小高层住宅会比超高层住宅更有前景?听听房地产业内人士怎么说
这位专业人士认为:目前的大量较老的高层/超高层,在十年以后就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麻烦。他认为小高层(11层以内)的大户型、楼均住户少、容积率较低、绿化率较高、配套完善及有较好物业维护的社区,在未来前景才会较好、较为保值。 -
“巴基斯坦可以从中国学到很多”:专访巴参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
我第一次来到中国是1970年代。那时的中国很贫穷,被世界孤立。而今天,中国变得富强,成为了全球领导者、引领全球化。 当时我身上只带了200元人民币,但我觉得自己像一个“百万富翁”。因为无论我怎么买,都没有把钱花完。当时中国商品的价格实在是太便宜了。 负面的声音来自于外国的宣传。他们来自于错误信息、虚假故事和假新闻。我们必须对此进行反击。这是未来十年“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的最大挑战。 印度应该与北京、加德满都、达卡、科伦坡合作,这是地区性的议题。未来属于这个地区,而不是欧洲或者美国。 -
探索宇宙中相互竞争的隐秘力量:欧几里得望远镜发布首批照片
首批数据已经展示出欧几里得望远镜强大的观测能力。在未来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欧几里得望远镜将允许物理学家同时研究宇宙中相互竞争的隐秘力量,并有望揭开现代物理学最大的谜团之一。 -
07:42
坚守大山十年,月薪不到三千:支教老师“中年危机”何解
凭一腔青春热血,应公益组织招募,扎根大山小学数年。这是活跃在四川省凉山州一群民间支教老师的共同写照。而这些温暖故事背后,却是另一个困惑而彷徨的现实:他们不同于公派支教老师,收入均偏低,未来道路不明。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了三位支教十年左右的老师,记录他们的困境,探索未来的道路。 -
01:2
在世界人口日回望近百年人口趋势丨有数
2023年7月11日是第34个世界人口日,今年的主题是“释放性别平等的力量:提高妇女和女孩的声音,释放我们世界的无限可能性”。 从公元之初的第一次人口高峰之后,用了近两千年,到1927年人类发展到20亿。之后,仅用了不到80年,全球人口达到了80亿。 不论性别,我们每个人作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个体,都应以理性、科学、积极的思维,去认知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未来几十年向100亿甚至110亿人口的发展过程中,活出自己的意义与价值。 -
01:59
十年来,那些从高薪榜单消失的专业
通过整理麦可思2013年至2022年这十年发布的《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发现,应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前十的榜单中,软件工程专业和网络工程专业年年在榜。紧随其后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和信息工程这三个专业,均上榜9次。 建筑学或许是跌落“神坛”最快的专业,2013年曾高居榜首,次年跌落到第五名,此后就再也没上榜过。审计、经济、金融、城市规划和电子商务是落榜最快的专业,它们仅在2013年上榜一次。法语专业是榜单中唯一一个小语种专业,共计上榜5次,不过在近三年也跌出了前十。 这些数据毕竟是总体性的,从个人角度,还需考虑得更仔细全面。一般而言,各行各业中都是资格越老,薪酬越高。比如,年轻医生最初毕业几年工资都不高,年轻律师更是如此,但随着工龄积累,其收入上升得非常快。而计算机、程序员等引领性行业起薪很高,但薪酬在时间上的分布也相对平缓。 其次,是各行业在薪酬结构上的不同。比如制造业,从底层到高层,其工资差异相对平缓。但在金融行业,薪酬结构则非常陡峭,管理层与新员工之间的薪资差别非常大。 纵览十年高薪专业榜会发现,所谓的冷门与热门从来都是相对的,起薪的高低也不是永远一成不变。你认为,未来哪些专业会成为热门专业呢?来说说吧。 -
一颗垂死的恒星正在吞噬行星
人类首次直接观察到一颗垂死的恒星吞噬行星的过程,而此前的数十年间,科学家只是在理论上预测这一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地球未来命运的一次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