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指数全球第四:新西兰旅行,惊艳之外仍有不安
新西兰虽然风景如画,堪称“旅游度假的天堂”,但也会有令人担忧的地方。 这些潜在的“不安全感”,也在提醒着每一位游客:时刻保持警惕,才是新西兰旅途中的“护身符”。- 专题
2025年亚太地区旅行安全指南
- 00:55
自然、社会、事故、卫生风险交织,亚太各国旅行安全提示
南方防务智库最新推出《2025年亚太地区旅行安全指南》,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共包含“自然环境水平、社会安全水平、公共卫生水平、业务安全水平和风险管理水平”5个一级指标和“气候变化风险、谋杀率、医疗卫生水平”等16个二级指标。朝鲜、缅甸、太平洋岛国由于数据透明性和可获得性不足,未纳入本次统计范围。因报告主要测量中国游客出境游安全局势,中国的风险分析亦未包含其中。 刷腻了濑户内海艺术祭,看展人开始奔赴全球10个目的地
2025年的旅行计划:看展!5天、62万元与“不可抗力”:中国游客的南极囧途
“原本以为这是一场奢华放松的极地之旅,没想到却成了‘人在囧途’的现实版。”马远和朋友算了一笔账,不到一个星期,前后花了62万元。 “去南极旅游,一定要做好风险规划。”周肇不断提醒,极地旅游本质上就是一场“风险投资”,“这可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反季节旅游正值黄金期:热门地大洋洲并不完美
南方防务智库报告结果显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旅行安全水平,整体胜于亚太其他地区。然而两国的“恐怖主义水平”和“安全感知水平”得分相对落后,警示游客需在人员高度聚集地,警惕扒窃、盗窃、欺诈等相对轻微的犯罪行为。东南亚旅行负面事件频出,安全基本盘瓦解?
南方防务智库针对东南亚篇的数据结果,呈现“新加坡全面领先,其他国家交替滞后”的特征,即新加坡在5项一级指标中均排名东南亚榜首,而其他东南亚国家(除文莱和马来西亚以外)分别在不同的一级指标下交替排名末位。 南方防务智库研究发现,菲律宾作为社会安全风险最高的东南亚国家,在“谋杀率、恐怖主义水平、政治稳定性、邻国冲突水平”4项二级指标上均排名东南亚末位。 出境东南亚的中国游客更应在出行前密切关注当地天气预报,并避开极端天气高峰期出行。遇见“危险印度”的女性,“我是幸运的那个”
在印度,不同宗教、阶级、种姓面临的性暴力和歧视不同。“在社交平台上,‘强奸之国’已然成为印度的标签。但我们应该看到其中的多面性。” “像这样一次可怕的袭击,就能毁掉十年来将‘不可思议的印度’打造为旅游目的地的努力。” “歧视以一种微妙的形式存在。”德梅洛举例说,当孩子们独自去旅行或穿上了某些衣服时,她会忍不住提醒,“你认为这安全吗?”这种恐惧根深蒂固,哪怕并没有真的发生什么,人们也会保持神经紧绷。 “最重要的是,现实中女性很少主张这些权利。”德梅洛补充解释,印度家庭结构非常紧密,女儿通常不愿意因财产问题与家人发生冲突。甚至他们要签署协议,主动放弃原来家庭财产的继承权。南亚渐成中国游客热门目的地:安全赤字凸显,旅行面临系统性风险
2025年,预计中国到南亚国家的旅行人数将继续增长,但同时也会面临一系列政治、社会、交通、健康、文化冲突等风险。- 00:23
空难、拐骗、甲流......亚太旅行哪国最安全?丨有数
南方周末研究院最近推出的《2025年亚太地区旅行安全指南》,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共包含“自然环境水平、社会安全水平、公共卫生水平、业务安全水平和风险管理水平”5个一级指标和“气候变化风险、谋杀率、医疗卫生水平”等16个二级指标。朝鲜、缅甸、太平洋岛国由于数据透明性和可获得性不足,未纳入本次统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