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好奇到科研使命,守护生命的起点|螺旋新知
-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开拓者乐黛云:“与时俱进,但绝不随风起舞”
“也许我在未来十年,会开始写写我的‘负面人生’吧。”2021年5月9日,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特地主办的乐黛云新书研读会上,这位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奠基人、北大中文系教授曾朗声宣告,未来她的个人书写或许会触碰到回忆里最真切的部分。这位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学者,在人生的后半程始终怀揣着“未完成感”。 当时在座听众的期待,在2024年7月27日凌晨画上了一个句号。就在巴黎奥运会拉开帷幕的同一个清晨,乐黛云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 在对乐黛云的生平介绍里,最常提到的莫过于她是1970年代北大恢复招收留学生后第一批教留学生“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师之一,且在开拓比较文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推动“跨文化对话”上成就斐然,与学者汤一介伉俪情深。而她对“欧洲中心论”“东风压倒西风”和“东方中心主义”的批评,“革命青年”的经历,学术思想的转折,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对新知的求索,以及不沉湎于苦难亦不掩藏傲骨的个性,外界知之不多。 不过,乐黛云的许多学生和友人都深受她的感召:“历史的回忆当然重要。但她不会陷在其中,她身上有一股力量。”对今天的很多背负生活压力、习惯向内收缩的年轻人来说,乐黛云的乐观和坚韧太宝贵。 与我们采访她的2021年相比,当前的世界局势越发波谲云诡。能够看到东西方思想各自的根源和光亮所在,并极力促成相互对话,更是这个时代值得珍存的价值取向。 “与时俱进,但绝不随风起舞”,这是晚年乐黛云的自我评价。她“能将真实的生命经验纵身入时代的洪流,在这一试金石上检视自身成色,留下此在的痕迹”,这也是我们重发此文纪念她的原因。 本文原发表于2021年6月。 -
中欧EMBA新知讲堂暨供应链创新高峰论坛在深召开多方嘉宾展望锂氢并举大时代
-
没有哪个专业一直冷门:来自三所高校的观察
“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学不到有用的新知识,这是专业本身需要更新了。”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社会学专业。四五年前社会学转出的人数很多,但这几年反而转入的学生多了。” “我们有个专业,招生时的第一志愿率不高,按理说转出的学生数量会很多,但后面我发现它的转专业人数是0。我专门去做了追踪采访,学生们说,来了发现专业的老师很照顾他们,就不想转走了。” (本文首发于2023年6月15日《南方周末》) -
大学敞开大门,应是常态与共识丨快评
大学的开放,并不止于校园、文体设施等物理层面的开放,更重要的是知识、学术资源的开放。高校是传授已有知识、研究新知识的殿堂,而其传授知识的对象,不能仅限于本校学生,向社会公众传播知识,也是大学应该担负起的职责。高校不应该是封闭的象牙塔,与社会互动互融,不仅可以更多造福社会,高校也能从中吸收能量,有助于知识创新。 (本文首发于2023年5月11日《南方周末》) -
“便利店博士”暴论引发公众恐慌:舆论场上何以“竖子成名”?丨快评
公允地说,金某某的成功恐怕也是“精准踩点”的产物。他把握了当前舆论场上的不少痛点:有效信息匮乏,公众亟需新知;一些专家学者丧失公信力,话语权不得不随之“下沉”;防疫政策根本性调整之后,一股夹杂着困惑、恐惧、焦虑乃至虚妄、仇恨的复杂情绪,正在寻求一个出口。 -
好短好会玩,难怪这些新知科普破圈了
-
专访孙江:人文社科大发展,基本概念的梳理不可或缺
百年后回看学衡派的主张和实践,需要继承的就是开始提到的那四句箴言,我将其中的昌明国粹和融化新知,凝缩为一个现代人的表述:全球本土化。既要有全球视野,也要有本土实践。梅光迪说得好:“特以真理有独存之价值,不以众人之好恶为是非。” (本文首发于2022年2月24日《南方周末》) -
记者口述:做了一年的疫情报道,我发现人类的悲欢是相通的丨南周头条播报
在每期的《南周头条播报》节目中,我们邀请了当周重点报道的作者,以音频口述的形式,为你呈现不一样的头条视角,包括独家解读、报道延伸、幕后故事,精彩推荐等。 在这里,有解读有新知,有温度有思考,让你真正“听”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