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方”经“第四方”核查,碳排放出错率为何达14%
截至2023年底,已有二十多个省级生态环境厅/局上传了2022年度的“第四方”评价报告,环保组织绿领环保整理发现,105家第三方核查机构中有15家涉嫌数据出错,占比高达14%。 “造假”和“出错”有主观和客观的差异。从生态环境部此前的通报看,有的错误是主观造假,如篡改检测报告的送检日期。但有的“第三方”机构认为,“出错”有技术原因。 北京等地的生态环境部门公开了“碳市场碳排放核查报告检查情况”,对第三方核查机构的表现打分、排名,其中不乏“优”等级报告比例为100%的机构。可见,频繁“出错”也暴露了第三方核查机构人员专业能力的参差不齐。 -
11名学生联合举报导师:“不愿用造假成果毕业”
“立即成立工作专班,启动调查程序,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将依据调查结论按规定做出处理。” 举报的矛头直指学术造假。他们用过百页的篇幅,对这些论文条分缕析,列举数据篡改、图片篡改、重复使用等问题。 “教师所在学院已经无法处理,需要学校出面,并请求第三方评估,这样可以让问题回到学术层面,并保证公正与公平。以此回到事实本身,而不是舆论和集体情绪,这对老师和学生都是最好的。” -
金融合规榜:万余条罚单中,哪家银保机构在坚守底线?
基于“牧羊犬平台”实时收录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及三者全国派出机构公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因此,这些数据信息基本涵盖了所有针对银行和保险业的监管处罚信息。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还对金融机构收到的罚单数量和受罚金额融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因为罚单数量和受罚金额分别反映违规的多寡和违规严重与否。 在榜单统计时间段内,二十家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违规情况集中于贷款、对外担保及客户身份识别三个领域。其中,贷款业务是银行违规的重灾区。寿险公司违规情况主要为弄虚造假、欺骗诱导投保人和制度管理问题。 -
生态环境部答南周:对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零容忍”
在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方面,生态环境部积极配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修订出台司法解释,将碳排放数据造假纳入刑事制裁范畴。 “近期配额价格整体呈上扬态势,维持在80元/吨左右,碳价适度上涨体现了碳价的市场属性。” -
善择观察丨8-9月431家上市公司暴露ESG风险,碳数据造假和产品质量问题频发
8-9月,共有431家上市公司暴露ESG风险,涉及事件490起,风险指数1391.1,较前两月有所下降。公司治理及管理领域风险多发,占全部风险事件总数的41%。 -
阿尔茨海默病论文被揭造假,做空机制这次硬核捍卫科学
这家机构怀疑医药公司的研究数据有问题,于是希望通过做空股票来获利。但谨慎起见,为了确认这些发现的真实可靠性,他们邀请 Schrag教授参与调查,并给予1.8万美元的酬金。而Schrag教授在调查过程中抽丝剥茧、追根溯源,最终发现在《自然》发表的那篇奠基性论文存在造假问题。科学界一片哗然。 -
有序推进双碳工作,要严打数据造假,也要防止“洗碳”
碳核查数据不准确直接影响决策的科学性,数据造假行为影响碳市场的公平和秩序,说多做少的“洗碳”行为将影响着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信任,都不利于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有序推进。 -
碳市场再爆弄虚作假案:碳排放数据如何动手脚?
碳咨询机构稍微改动一个数据,企业可能多出几十万吨甚至上百万吨配额,获利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这也是碳咨询机构敢在与企业签订的合同中承诺“在分配方案和核算方法不变的情况下,为电厂碳排放配额扭亏为盈,实现配额富裕”的原因。 “(做核查业务)我们其实是亏本的。”核查要求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位,责任大、代价大。“按目前的逻辑,公司没有办法再继续开展碳核查业务。现在碳核查业务都是一些小公司在干,因为成本低。” MRV(测量、报告、核查)机制是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基石,从源头阻断控排企业和第三方核查公司的数据造假行为,亟需改革MRV机制。 -
专家速评算法推荐新规:流量造假、操纵热搜、大数据杀熟行不通了
-
环境部回应“COD去除剂”:严打数据造假,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关于“COD去除剂”,生态环境部正在与相关部门协调,从生产、销售、广告等各环节加强监管,“对于类似数据造假问题,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同时公开通报,发挥警示作用,形成有力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