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特·温特森:我们必须做提出棘手问题的棘手人类
“通过小说,那些思想、那些愿景进入你的头脑,从而改变你的思维方式,而让你不会仅仅接受生活的现状。我认为,它甚至比政治运动更有力量。对我来说,这就是小说能做的最好的事”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算计”和“计算”:2023年几场“控脑”战怎么打的?
借助互联网,作战双方能够广泛快速实现对手认知数据采集和认知态势感知,为分析对手的政治信仰、价值观念、民族情感、舆论立场等提供支撑。而据此设计符合对手思维习惯和感知风格的信息“弹药”,是提升认知域杀伤效果的关键。 俄乌冲突中,关于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深度伪造虚假短视频广泛传播于社交平台,而针对国家元首的深度伪造行为,也被认为是一种新的认知战方式。 智能传播能全维全时全域塑造用户与信息之间的关系,使舆论引导、观念塑造和行为导控变得更加便捷,日益成为“控脑武器”,并逐步发展出一整套认知操纵的实践手法。 (本文首发于2024年2月22日《南方周末》)即将告别默克尔时代,德国内政外交走向何方?
在德国社会,被形容为“机器人”并不意味着冷酷和古板,而是代表着一种思维清晰、雷厉风行的政治美德。毕竟,跟那些说得天花乱坠的政客相比,只有政策的亲和力才是真正的亲民。 从最新的民调结果来看,不论社会民主党、基督教民主联盟还是绿党,每一家的支持率都在20%至40%之间徘徊,只有至少两党联手才能构成执政多数。因此,新一届德国政府的内政和外交也可能是多个党派妥协的产物。 (本文首发于2021年9月23日《南方周末》)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 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
李国庆愤而摔杯,企业“宫斗”何时休?
我们的企业大都在1980年代起步,企业创始人有不少深受政治挂帅思维影响。加之计划经济之下长期扭曲的企业风气余波未平,不少企业经营者缺乏为公司大局着想的企业家思维,意气之争、权力欲膨胀,成为一些中国企业家的致命伤秘密书架丨从思辨到感受:文学人的自我训练
一个文学研究者和教师的自我训练包括很多元素,有些看似彼此冲突。文学研究对分析和整合能力要求很高,需要研究者对诗歌、戏剧或小说文本的每一个细节都加以深度关注,能够分析这些细节如何回应文学史和同时代的经济、政治或文化命题,然后对这些细部分析加以整合提炼出一条主线和一个鲜明的论点。但文学研究者又毕竟不仅仅是做“数据”统计和分析的工作,也需要对语言的美和奇有一种直观的感受和把握,甚至需要能从创作者的角度理解文学的构成。分析整合思维和基于直观感受的创造经常无法协调,但又是必须同时具备的素养,所以我经常从不同的书籍中汲取能让头脑变得饱满而柔软可塑的汁液。律师之死与俄罗斯反腐
俄罗斯律师马格尼茨基的死亡,引发一场漫长且跌宕起伏的政治大戏。随着事态不断发酵,俄罗斯政治近20年来的几乎所有重要元素都孕育其中:私有化、寡头、腐败与反腐败、打压异议人士、入世、权力斗争、俄美关系等等。西方不白,但也不必抹得更黑
阿富汗是西方始乱吗?苏联军队撤出阿富汗,不过是二十三年前的事。多少国家的人在阿富汗来来去去,他们的故事表明,世界是复杂的。并不是只有美国才寻求霸权,也不是只有大国才创造历史。【颠倒黄白】数学不误文学功
我们现在的中学课本,舶来的数理化生是合逻辑有科学的;语文、历史、政治等,都有不少无逻辑反科学的语句。不掌握中学理科知识,理性思维能力就可能差一点。哪怕只对中文感兴趣,也该读点数学醒醒脑。菅直人不一样
正如西方政治精英习惯于以冷战眼光看待中国一样,中国的知识精英在分析日本问题时也总不能摆脱其抗战式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