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募基金现注销潮,天价罚单剑指“老鼠仓”丨金融合规月榜
截至5月底,2024年以来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高达821家。 包括招商银行、宁波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App已禁止客户超风险评级购买公募基金产品。 壹诺投资创始合伙人、投资总监李凌云因涉嫌“老鼠仓”被开具天价罚单。 -
牧羊犬数据大扩容,房贷“假首付”再现丨金融合规榜
牧羊犬平台数据顺利大扩容,数据来源扩至9家机构。 农商行无论是罚金还是罚单量依然高居各类型机构第一。 招商银行涉及的违规办理“假首付”个人按揭贷款问题、汉口银行涉及的理财资金间接投资本行信贷资产问题和中信银行涉及的基金销售业务人员资质管理不到位问题均曾在2023年出现,但在2024一季度未曾发生。 -
商业银行“香饽饽”,“塔尖”业务成为拯救者?丨透视金融业年报⑪
私人银行领域显露出一些不同寻常的信息:包括中信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和光大银行在内的4家股份行私行户均金融资产同比下滑;更出乎意料的是,一向以私人银行资产规模位居行业之首的招行罕见地未对业内高度关注的私行金融资产总额予以公开。 2023年,13家银行共增加近16万个私人银行客户,总量已达149万户。倘若按招商银行2023年三季报私人银行户均金融资产作为年报户均资产以计算近似值,12家银行私人银行户均资产为1468万元。 在已公布相关数据的13家上市行中,仅兴业银行私行客户数增速低于个人客户增速,其他12家银行均在此项录得正值。这说明各行零售客户布局普遍向私行倾斜。其中尤以民生银行、工行和农行明显。 私人银行客户需要金融机构为其提供高度定制化且具个性化安排的产品。大额保单和家族信托是较受欢迎的传承工具。 -
缓冲垫尚厚,“零售之王”招行为何转攻为守?|透视金融业年报④
虽然招行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等5个利润指标同比保持6.18%-6.97%的正增长,但增速同比分别下滑39%-59.3%不等。 减少拨备计提对招行2023年净利润增量的贡献度高达85.15%。 本轮经济下行期银行经营实践充分证明,非息业务的顺周期性波动丝毫不亚于传统信贷业务。 曾占招行存款总额达63%的活期存款减少超过2700亿元,占比降至55%;而2022年末该行活期存款增幅高达12.7%。 -
招商银行原党委书记、行长田惠宇一审被判处死缓
-
数字金融榜:哪些银保机构更“智慧”?
更加突出的现象是,部分股份制银行克服规模和整体实力上的劣势,正在数字金融领域大举发力且成果初现。反映在榜单上,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同时进入前三名,形成与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等国有大行分庭抗礼的局面。 交行科技投入占营收高达5.26%,高居20家银行之首,但占比甚高的科技投入并未显著提升该行的生产力,没有明显改善该行业务和财务表现。 数字化逐渐成为我国保险业的战略转型关键词。几乎所有寿险公司都成立了数字化经营部门或信息技术部门,且大多在年报中提及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与数字化转型相关举措。 -
财富管理榜:29家最活跃金融机构,谁更用心看护您的财富?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在坚持定量定性指标作为核心权重的同时,引入媒体专项深调研作为媒体因子权重,并邀请外部专家团实名独立评审。 2023年财富管理榜之银行榜显示,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和农业银行位居前三。 2023年财富管理榜之寿险榜显示,平安人寿、中国人寿和太平人寿包揽前三。 -
被控受贿2.1亿,招商银行原党委书记、行长田惠宇案一审开庭
-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招商银行推出医护主题信用卡
-
招行等三金融机构被处过亿罚单,人行剑指反洗钱违规
银联商务被罚金额创人行系统2022年度罚没金额第一;广发银行和招商银行被罚金额分居人行系统2022年度第三和第四名。 三家金融机构部分违法违规事项高度重合,而共性问题均指向了反洗钱违规问题。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认为,人行公告对3家金融机构的高额处罚,明确释放进一步强化反洗钱领域监管力度的明确信号,“以查促改、以改提质”,全面提升反洗钱监管有效性的决心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