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技校的世界冠军:世界技能大赛是赛场,也是市场
“每天练习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没有休息日,训练是孤独的,每天站着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是不能说话的。”田飞鸿说,辛苦归辛苦,但比在工地更有奔头。 龙伟杰介绍,世界技能大赛的技术要求和任务设置,很多来自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也模拟真实的生产环境。 -
连幼儿园都搞职业化了,不养闲娃将成新趋势?
在幼儿职校中,农活、家务变成了日常培训技能,孩子们个个都摇身变成了生活小能手,各种技能拉满。其实在国外,如日本,幼儿的技能训练十分普遍,与其说幼儿技校是一种独创,不如说是对当今幼儿教育的一种扩展和补充。 -
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18岁之前的教育不应该是淘汰赛
别把竞争变成内卷。就像在经济学领域发表文章,只是看着别人的选题好发论文,自己也去写,这就是内卷,因为人家已经做过了。 教育问题是与社会公平的建设联系最紧密的。在一个现代社会,教育是每个个体成为完整的人的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东西。 100年前,18岁就需要结婚、工作。现代的孩子普遍晚熟,不能拿老眼光去要求他们,让他们14岁去读技校,18岁就去工作。 (本文首发于2022年1月6日《南方周末》) -
“弃北大读技校”,周浩十年“歧途”
在世俗眼光中,周浩是脱离普通教育的“正轨”,误入职业教育的“歧途”。“这个决定都做出来了,我肯定不会去否定,我很少去想这个事情做得对还是不对。” 因为学历上的劣势而被区别对待,这是技工院校毕业生的普遍遭遇。周浩也未能幸免。在教师中选拔管理层时,“领导都不好意思把我的简历递上去。” 为了当好“老师的老师”,周浩去北师大旁听过几门课程,将来打算攻读教育学博士。“要适应这个大的社会环境,一个门面上的头衔还是需要的”。 (本文首发于2021年7月22日《南方周末》) -
从“顶多读个技校”到考上北大清华:留守儿童的逆袭
在“先天不足”的环境中,他们顽强地向上生长——湖南耒阳18岁“留守女孩”钟芳蓉,以优异成绩填报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多次登上“热搜榜”,最近更是收到了多家考古所和博物馆寄来的礼物,被网友亲切称为“考古圈的团宠”。 这位性格内向的女孩,回应专业选择时坚定而有力:因为热爱,所以选择。 -
新一批闯海人:他们为什么来海南?
“自贸港政策一定会吸引一批人来,需要这批人创造价值,跟海南岛一起成长,我们想当第一批人。” 海南的人才匮乏主要是出于几种原因:一是本地产出难。海南本地的高等教育院校较少,主要以技校为主。其次,综合营商环境相比内地相对较差。 (本文首发于2020年7月23日《南方周末》) -
南应技校生存之道: 没有资质,文凭不符,有偿招生
收费高、易招生,这也是很多技校在没有资质的情况下,依然违规招收护理专业学生的主要原因。 -
冤枉!我们真的不是蓝翔技校!
-
蓝翔副校长带近百师生助战校长打岳父
河南商丘市警方9月18日证实,9月5日,山东蓝翔技校校长荣兰祥妻子孔素英亲属等人和副校长带队的近百名师生发生斗殴,双方各有4人被刑拘。据了解,打架的起因源于荣兰祥与孔素英在去年年底开打的离婚官司,事发小区是争议财产之一。 -
二本生出路在哪?
教育部将让700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转型系因为高考报名人数连年下降,二本三本争不过一本院校。如何才能转型成功?大可去向宇宙第一技校大蓝翔取经,学习其如何贴近市场与贴近需求。严重的问题是再教育再培训这些院校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