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绣词典:这个民族的“文字”,都在衣服上
苗绣,被称为“写在衣服上的史书”。苗族人没有发展出成熟的文字,先祖们对于宇宙万物的思考与追寻,化作绣片上繁复华丽的纹样,由母亲传给女儿,传说与信仰,由此代代相传。 在扶持与市场两条道路都走得不算顺畅的情况下,古老的苗绣手艺投下一个踽踽独行的身影。 -
上帝视角:一门失传的手艺?丨洛城机密
如今仍然使用上帝视角的作家接受了上帝视角的“有限”,这个视角可以切换到不同角色,但身为凡人的写作者无法进入到所有角色内心,当替人物“代言”显得勉强之时,叙事者回归说书人的本位,补充这个人物的过往。 -
让城市更有温度,“小修小补”不可缺
不妨在城市一隅规划固定街区,给“小修小补”留有一席之地,把一些手艺人请回来,规范管理,公开服务项目、收费价格等,让千家万户生活中的小困难、小缺憾,能够得到及时修补、解决。 -
沪上监狱走出非遗匠人
在监狱里学了十余年海派玉雕,何友辉强调监狱环境的特殊,“每天都在研究手上这点活儿怎样做好,做精彩”。 敲打的响声过大是不是有情绪?线条凿得不均匀是不是有烦心事?罪犯学艺时受挫,民警都要及时跟进。 顾绣没能为李军带来真金白银。但在他茫然无措的高墙岁月中,这门手艺让他相信,自己不是于外面的世界毫无价值的人。 -
佩戴“假器官”的人:在身上填补树脂,也填补信心
同学异样的眼光还是会让陈乐难过。哪怕到了高中,别人有时还会远远地看着她,然后偷笑,讲一些小话。 虽然不能恢复原本的功能,但经过这些“魔术师”们的手艺,嵌入的“假器官”与寻求填补者本身的肤色、褶皱、毛细血管等细节几乎融为一体。 (本文首发于2023年2月9日《南方周末》) -
旧时古都老手艺,父女两代皮影人,隔帐刻出千古事
-
清远连山嘉田锦绣专业合作社:把壮绣这门传统手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
中学教师暑假去家访:每一个孩子都让我感动
见我开了门一定要走,刘辉跑进厨房用筷子夹上一块鸡翅,“老师!请吃了这块我做的可乐鸡翅再走!尝尝我的手艺!”刘辉这一招让我抵挡不住,只好张嘴接住,边吃边笑,也让我感动得差点流出泪水。 -
小年轻们为了在网络上“出租”自己,搬出了十八般武艺
这两年,小年轻们突然流行起在网上“出租”伴娘了,五一、十一假期“出租伴娘”的交易量一直水涨船高。用豆瓣搜索“出租自己”,除了陪逛陪聊陪看电影,还有人出租自己的手艺、学识、经历甚至是时间。 从一人食一人居一人观影的“小情调”到七夕让你与世界为敌的“孤寡蛤蟆”,这届年轻人一边享受独处,一边又想摆脱孤独,与之伴随的“孤独经济”也逐渐向“陪伴经济”倾斜。 如今,“出租自己”已然成了时下非常流行的网络兼职形式,而依托网络做兼职,年轻人想到的却不止这些。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这届年轻人的各种神奇职业。 -
李亚鹏“访茶仆”受群嘲,明星立人设莫神神叨叨
国人信奉技不压身。多门手艺,享受来自另一领域的承认,是人性之一种。这不能算是什么毛病,但一个人若是把每每“浅尝辄止”自当“样样精通”,还郑重其事、自欺欺人地示人,那就过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