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番仔清明”到“西洋鬼节”:万圣两大起源,肃穆翻成狂欢
19世纪,大量爱尔兰、苏格兰移民涌入美洲,把丰收节也带到了美国。彼时恰逢美国工业革命和快速城市化,各国移民带来的节日开始融合,并不可避免地商业化,终于诞生了今天我们熟悉的“万圣节”。 -
400年来,辣椒如何征服国人味蕾
辣椒传入中国后,从被当作观赏植物栽培到逐渐进入饮食,从农村、底层的专属副食到成为全民食品,经历了四百多年。而辣味在中国的盛行,是近三十年来突出的饮食现象,伴随着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和食品的工业化而产生。 “吃辣是一种忍受痛苦的能力。在一些饭桌上,吃辣的逞能行为,也和人们在饭桌上时拼酒类似。” “只要混了别的,辣味就没那么凸显,混得越少越辣。在全国范围来说,我觉得江西比较辣,因为江西的辣很硬来。”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01:26
英国企业发布榜单 新加坡疲劳指数全球第一
新加坡是重要的区域枢纽,经历了快速且大范围的城市化发展,新加坡人的工作生活显得非常忙碌,也导致了高度的疲劳。 -
被毁的古荔枝树——有了鉴定报告,却未等到古树“身份证”
当快速城市化建设遇上宁静的田园牧歌,百年古树遭遇了悲剧。 村民朱梦和乡亲们希望通过办理“古树身份证”,改写这片土地的命运。他们顺利地拿到了盖着红章的专业机构鉴定,确认地块上有多棵超百年的荔枝树。遗憾的是,2020年夏天,仍有古树在超范围采伐中被毁坏、迁移。 如今,黄埔区住建局给古树挂上了临时性标识牌。树边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有人员24小时值班值守,每日上报情况。 古树鉴定到挂牌之间的行政手续非常繁琐,时间跨度“很难估计”。让朱梦和环保人士难以释怀的是,如果古树能及时登记造册挂牌,或许就能逃脱厄运。 (本文首发于2020年12月10日《南方周末》) -
绿色浮渣城市
《超真实中国》是摄影师曾翰的作品,他表现的是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怪现状”:镜头特写了荒野中的一座烂尾楼,楼身整体被雕塑成佛祖释迦牟尼的头,他的侧脸凝视着脚下一片杂草。 -
被忽视的城市降温设计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热射病已夺走了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十多条人命。“某种意义上,他们死于城市的‘热射病’。”昔日教科书上的学术名词“热岛效应”,正恰如其分地描述了中国经历三十年快速城市化后的尴尬现状——在夏天,中国的城市正变成一座座炎热的孤岛,令人焦躁难安。 -
“毒泥”围城
在经历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后,污泥正让一座座城市陷入恐惧之中。这些含有重金属、有毒有害物的污水处理厂的产物,大量未经“清毒”,变成一个个城市环境的定时炸弹。 -
快速城市化反思:放下权力和知识的傲慢
正如许多社会观察与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从“上半场”转入“下半场”。在这一关键的转型阶段,单一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将逐渐被精细的多元化价值观所取代,而这也意味着更多的质疑、讨论与反思。 -
规范地方融资平台不能一刀切
谁能熟练充分运用政府融资平台这一工具,通过借贷超前完成基础设施和城市配套,谁就能快速城市化,并为工业化的招商引资创造条件并快速推进工业化,也就能创造最大的政绩甚至也包括个人致富的机会 -
【世界人居日】关于城市,关于家园
大大小小的城市,像一颗颗珍珠散落在地球上,新旧不一,风情各具。可是,暴力、污染在损坏城市的面目,贫穷、动荡在消磨城市的活力。 1985 年12月,联合国将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确定为世界人居日,以唤起人们对居住环境和人人享有适当住房基本权利的关注。今年10月6日是第23个世界人居日,联合国把“和谐城市”确立为主题,呼吁人们关注快速城市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贫民区扩大、城市人口贫困化等问题。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日前呼吁各方充分发挥城市潜力,不仅让所有人拥有适当的居住条件,还要保护自然环境,以更有利于环境和更聪明的方式实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