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互联网30年,鼓励创新推动产业繁荣 | 快评
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繁荣,是开放的结果。首先是对外开放。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是从国外传入的,早期互联网创业者包括一批海外留学归国的中国学生,还有关注国外互联网发展的有识之士。他们也吸引了大批的国外资金,投资中国互联网市场。 还有内部的开放,也就是鼓励创新,尽量减少管制。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一大批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之初,可以说是“野蛮生长”,基本上没有事先的管制。 -
02:17
#科创连连问 【段峰】
#科创连连问 【段峰】自2009年日本学成归国,他就走在了一手抓教研、一手搞创业的“产学研一体化”的路上。由于段峰在脑机接口、人工冬眠和智能飞行器等领域的突出成果,当选为南方周末2023年年度科创力人物。 -
体验“人生的旷野”后,两位985大学生选择回归国企和考研
在大学里,你可能会觉得乏味:大家的目标好像是雷同的,要么找到一个好工作,要么就是在找工作之前,获得一个好成绩。 不管是求学经历,还是各种不同的工作经历,都对我选择硕士期间的研究对象,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在职校,老师和同学对高学历的人有一种崇拜,他们会对你另眼相看,就会觉得你很厉害,所以他们会刻意地照顾你。 我从前总是觉得自己就是应该享受服务的那一方,当我做了一些服务工作之后,我才意识到服务工作是多么地艰难,需要多么地低眉顺眼,需要忍受怎样的委屈。 -
史国威:打破摄影与绘画的边界
“自德国多特蒙德高等摄影学院学成归国后,史国威逐渐形成了令人叹服的视觉表达方式,在摄影和绘画间寻得细腻精巧的融合”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01:14
“火箭之王”钱学森|那年今日
1991年10月16日,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钱学森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人民科学家。 1935年钱学森公派赴美留学,28岁时已是世界知名火箭专家,在优厚待遇面前,钱学森决心回国,多番周转,直到1955年才登上归国的轮船,钱学森说:“我打算竭尽努力,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和幸福的生活。”当面对“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的质疑时,他说:“怎么不行?所以回答很干脆,我说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在当时炼钢水平相当低的年代,钱学森从最基础的工作干起,攻克难关,最终将东风导弹、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
01:15
徐悲鸿 欲倾东海洗乾坤丨那年今日
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他是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法国学习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1949年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被誉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擅长人物、走兽、花鸟,创作出了中国画《逆风》《愚公移山》等一系列优秀作品。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他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他提倡“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 投身美术创作和教育直至生命最后时刻,培养了大批美术人才,成为一代卓越的美术教育家。 -
一个自称丧失“特权”的北京人想要火成世界巨星
北京土著,重点名校生,拿计划买房的钱留学,留学归国后工作一地鸡毛,一直自称“失去特权”或者“好牌打烂”的玖姑,似乎又坐上了一个新的牌桌——她决定成为网红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01:3
梅贻琦:清华大学“永远的校长”丨那年今日
1962年5月19日,为清华躬耕一生的梅贻琦,在台大医院病逝。梅贻琦生于天津,是首批庚款留美学生,学成归国后回母校清华学堂教授物理。1931年,42岁的梅贻琦就任清华大学校长。他认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不遗余力延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执教。梅贻琦逝世后,他的遗体被破例安葬在台湾新竹清华校园之内。众多清华学子尊称他为“清华大学永远的校长”。 -
中国救援队完成救援任务归国丨瞬间一周
-
科学家颜宁拟全职归国,加盟深圳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