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
唐尚珺终于上大学:“高考16次是一段弯路”
唐尚珺,中国高考复读话题里绕不过去的一个名字。2024年9月1日,在高考16次之后,这名争议人物终于来到华南师范大学入读。在35岁的年纪,成为了大一新生。 -
大学生减重20斤猝死,拳击赛场外的残酷“秘密”
“孩子够苦了,我们不舍得(尸检)。”小许减重过程中,被诊断患低钾血症,具体死因未确定。 拳击比赛中,参赛者如果减轻体重去下一级别,身高、臂展、力量都会获得优势,“属于降维打击”。 对于就读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全国大学生拳击锦标赛差不多“算是能参加的最高水平比赛”,有可能拿到成绩。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
-
习近平考察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校的办学宗旨要引导学生立志报国
-
01:28
“五年未升副教授转岗后勤”,应正视“博士供过于求”现实
近日,一则《太原师范学院引进和稳定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在多个网络平台上流传。其中,“引进的博士研究生来校工作满五年,如未能晋升副教授,本人需服从学校安排转到后勤、保卫等服务保障岗位”,这一内容瞬间引发网络热议。 有网友感叹“以前只是985名校非升即走,现在地方名校也开始效仿”,顺带再度引发了有关“青椒待遇悲惨”的一些讨论。其实,这则“新闻”本身是一篇三年之前的旧闻,其所反映的问题并不自今始,而问题本身也并非“青椒难熬”那么简单。 “博士不好就业”的现象已经延续多年。“上海交大医学博士当中学保健员”“核物理专业博士应聘城管”等新闻层出不穷,反映的是博士“向下兼容”的现实。在社会需求与教育供给脱节的今天,社会各界理应正视“博士供过于求”的现实,高校理应思考博士招生培养计划的调整之道,象牙塔里的学子也应直面这一变化,认真考量“要不要攻读博士”这个重大抉择。 -
1801班的平凡世界
-
尧育飞 | 朱季海与南京大学的“失之交臂”
据王气中披露可知,1978年,因朱季海的同门、南京师范学院徐复从中运作,南大中文系和朱季海取得联系,并谈妥聘请条件。但年底,南大中文系派人看望并当面谈条件时,朱季海提出的要求又水涨船高了。 -
29:30
西川:写作:从0到1和从1到1万万丨大咖在南周
人物介绍:诗人、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出席活动:2024南方周末N-TALK“文学之夜” 活动坐标:北京 录制时间:2024年1月5日 演讲主题:写作:从0到1和从1到1万万 -
28:52
张莉:为什么强调女性视角丨大咖在南周
人物介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鲁迅文学奖得主,代表作《小说风景》《我看见无数的她》 出席活动:2024南方周末N-TALK“文学之夜” 活动坐标:北京 录制时间:2024年1月5日 演讲主题:为什么强调女性视角 -
课后服务“走样变形”,新规如何“精准防治”?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付卫东:调研发现目前中小学课后服务内容素质类比例不高,以学科学习活动居多。 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校长曹君:课后服务应定位为“儿童自我发展时段”,“不是上课的延续,而是孩子自主发展的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