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55
苏州中学招老师,要清北生不要师范生,你怎么看
近日,苏州中学前往高校招聘应届毕业生当老师,要清北生不要师范生,引发热议。根据该录用名单,13人中,清华6人,北大4人,有八位博士,五位硕士,无一人是师范背景。 苏州中学,在江苏可谓是家喻户晓,高考成绩名列前茅。而他之所以能成为好学校,好学生和好老师功不可没。 所谓好学生,自驱力往往很强。所谓好老师,就是既有学科天赋又有教学能力,令一般学生有效提升对学科的理解、达到系统掌握与有效运用的水准。这是绝大多数学生自学所不能企及的高度,也是照本宣科的一般教师所无能为力的。 苏州中学招清北生不招师范生,是明智之举吗?丨快评
一地最好的中学不会满足于把课本上的内容教给学生就行了,好学生本身有更强的内驱力与求知欲,对相应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深入性与前沿性有更高的要求,显然招名校专门研究这一学科的硕博士是刚需。至于教学能力,有些人生而有之,有些人通过实操训练也能掌握,并不需要学习纸上谈兵式所谓的“教育学”才能掌握。再说了,应聘的名校硕博士多,招聘的中学也可以优中选优,把学科天赋与教学能力双佳的求职者选出来。总之,相对于教学能力,更稀缺的是学科能力,后者更需要天赋与智力的持续投入。朱砂与彩云丨南周文化榜
2024年12月文化榜: 电影:《雄狮少年2》 图书(虚构类):《库科茨基医生的病案》 图书(非虚构类):《伍光建著译提要与研究》 综艺:《黑白厨师:料理阶级的斗争》 剧集:《百年孤独》 展览:“投龙:从山川祭祀到洞天福地” “境象敦煌” 推荐人: 徐磊:青年导演,代表作《平原上的夏洛克》《远大前程》 童末:青年作家,代表作《大地中心的人》 潘晟: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历史地理学专家 顾湘:青年作家,代表作《赵桥村》《老实好人》 阿之:十年剧评人,阅剧无数 庄程恒:广州美术学院副研究员,专研宋元美术史 周真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专研佛教建筑艺术史添可的食育公益之路:用“Ai”在母亲河畔播撒“好种子”
华东师范大学苏州湾实验小学五年级(6)班的学生,对那次人生中的第一堂食育课仍记忆犹新。 2023年9月,他们齐心协力在“智慧烹饪劳动课”上做出了一份秋分“江南时令餐”,“体验了一把当‘大厨’的感觉,觉得自己很厉害!”从学校的农耕园到劳动课上自己烹饪食物,一次生动的食育教育,便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认识食物、学习烹饪、传承饮食文化的种子。- 13:4
唐尚珺终于上大学:“高考16次是一段弯路”
唐尚珺,中国高考复读话题里绕不过去的一个名字。2024年9月1日,在高考16次之后,这名争议人物终于来到华南师范大学入读。在35岁的年纪,成为了大一新生。 大学生减重20斤猝死,拳击赛场外的残酷“秘密”
“孩子够苦了,我们不舍得(尸检)。”小许减重过程中,被诊断患低钾血症,具体死因未确定。 拳击比赛中,参赛者如果减轻体重去下一级别,身高、臂展、力量都会获得优势,“属于降维打击”。 对于就读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全国大学生拳击锦标赛差不多“算是能参加的最高水平比赛”,有可能拿到成绩。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
习近平考察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校的办学宗旨要引导学生立志报国
- 01:28
“五年未升副教授转岗后勤”,应正视“博士供过于求”现实
近日,一则《太原师范学院引进和稳定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在多个网络平台上流传。其中,“引进的博士研究生来校工作满五年,如未能晋升副教授,本人需服从学校安排转到后勤、保卫等服务保障岗位”,这一内容瞬间引发网络热议。 有网友感叹“以前只是985名校非升即走,现在地方名校也开始效仿”,顺带再度引发了有关“青椒待遇悲惨”的一些讨论。其实,这则“新闻”本身是一篇三年之前的旧闻,其所反映的问题并不自今始,而问题本身也并非“青椒难熬”那么简单。 “博士不好就业”的现象已经延续多年。“上海交大医学博士当中学保健员”“核物理专业博士应聘城管”等新闻层出不穷,反映的是博士“向下兼容”的现实。在社会需求与教育供给脱节的今天,社会各界理应正视“博士供过于求”的现实,高校理应思考博士招生培养计划的调整之道,象牙塔里的学子也应直面这一变化,认真考量“要不要攻读博士”这个重大抉择。 1801班的平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