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裴宜理:研究中国革命,如此复杂,如此迷人
“你是在中国出生的?”每次回到美国,入关时的盘问一度让裴宜理感觉自己是一个“二等美国人”。这个场景直到1972年——也就是尼克松总统访华那年——之后才发生了突变。那一年她从日本旅行回来,入关美国时,移民局官员打开护照,问了这一句。 “我在等待下一个问题:‘你为什么出生在红色中国?’没想到这一次对方的反应是:‘噢,真了不起!那你会说中文吗?’我说:‘是的,我会说一点。’他说:‘我们国家需要你这样的人。’那是我第一次为我出生于中国这件事感到高兴”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韦森教授推荐的三本书
这本书出版于1974年,当时正值美国社会经历了各种危机。1973年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美国经济自二战后持续了二三十年的“凯恩斯革命”的繁荣结束了,滞涨出现了,尼克松因水门事件不光彩地辞去了总统职务,美国越战失败而撤退。 -
“斜杠青年”张大军谈他翻译的拉塞尔·柯克与美国
河南人张大军是旅美的“斜杠青年”。他在美国以“小生意”为业,业余时间翻译保守派政治理论家拉塞尔·柯克1974年的著作《美国秩序的根基》。柯克以保守主义思想闻名美国,其思想甚至影响了尼克松、里根等美国总统的施政方向。在张大军看来,“拉塞尔·柯克以最根本也最难把握的秩序观念来理解和阐释作为共同体的美利坚合众国的方方面面,可谓立意深远”。 -
还有这样一种“复出”
1974年8月,尼克松因为“水门事件”被迫辞职。1994年4月去世时,“不得人心的前总统”的标签已经淡化,更多人记住的是他的作品和其中的真知灼见。 -
历任美国总统爱喝什么酒?尼克松、里根对茅台情有独钟
-
“特朗普点燃了兴奋”
“而我认为,特朗普和尼克松、里根有相似之处,他当上总统后,知道怎么和两党国会议员合作。” -
舌尖上的对决——半个世纪的美国总统选举电视辩论
电视辩论开始于1960年,竞争的双方是民主党的肯尼迪参议员与共和党的尼克松副总统。此后,总统大选辩论是美国收视率最高的政治性节目。 -
尼克松访华的宴会菜单
“周总理用一吨顶级鲍鱼款待尼克松”的故事。这一故事流传甚广,一些有影响的媒体也加以传播。那么,这一故事是如何流传起来的?宴会上到底有没有出现鲍鱼呢? -
尼克松访华的宴会菜单
“周总理用一吨顶级鲍鱼款待尼克松”的故事。这一故事流传甚广,一些有影响的媒体也加以传播。那么,这一故事是如何流传起来的?宴会上到底有没有出现鲍鱼呢? -
尼克松家族成员眼中的尼克松访华
尼克松说:“如果我死之前有什么事情可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去不了,我要我的孩子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