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公里/小时:非机动车道上的“速度与激情”
国内仅有深圳、贵阳等少数地方规定了自行车的限速标准——时速15公里。专家呼吁,可将骑行分为以通勤为主的日常骑行和以锻炼竞技为主的运动骑行,二者区分管理。 两轮车的被动防护最高效直接的方式就是正确佩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头盔。一位北京自行车运动组织者在活动通知中写了三遍自戴头盔,但活动当天仍有三分之一的人没有佩戴,甚至有骑行者觉得头盔提供的“只算保险、不是安全”。 每当遇到有学骑车的家长,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副教授卢福泉就会问他们是否愿意让孩子骑车上学,得到的回答往往是否定。原因有两点:一是学校没有开设自行车课程;二是糟糕的道路交通环境。 -
水泡村庄4个月,种田人改当“钓鱼佬”
农田最早被淹。年轻人觉得可惜,干脆放入鱼苗。水淹村庄四个月后,积水沿岸几乎每隔十米就有“钓鱼佬”。 然后是主干道。道旁一排8米高的电线杆,现在只露出水面2米。政府派来机动船,接送孩子上学、村民赶集。 房子一楼泡水,住着危险,但在二楼平台拥有开阔湖景。9月降雨明显减少以后,抽水排涝重启。 -
孤独症儿童如何上学,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将有新探索
在邓猛看来,学校是学生最应该去的地方,需要送教上门的学生是极少数。根据他的经验,很多孩子本来能上学,一旦送教上门的学生比例超过5%,“说明学校和地方政府在推卸责任”。 特殊教育的对象不光是智力障碍、听力和视力残疾、肢体残疾的孩子,普通学校中学习困难、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情绪行为问题的儿童数量,远远超过特殊学校的残疾学生数量,“但一直没认识到他们也是特殊教育的对象”。 -
01:31
奥运冠军让女儿在家上学,家庭教育能平替学校教育吗?
近日,“奥运冠军杨威让双胞胎女儿在家上学”在网络上成为热门话题。有不少网友表示“在家上学解放了孩子”,也有网友质疑此举违反了义务教育法。 “在家上学”能否完整取代学校教育?从杨威的案例来看,他给子女安排的“在家上学”也并非“只有父母来教”,而是另外请了家庭教师,自行编制课表,犹如在家设立的私塾。 不过“在家上学”,可能意味着孩子失去了大量与同龄人接触的机会,不利于孩子从小培养沟通协作能力与社交能力。同时,“在家上学”也难以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毕竟不是每位家长都掌握范围广泛的分科知识,或者有财力为每一科都聘请一名专职家庭教师。以杨威的案例只是个例,不足以推广到万千家长身上。 而根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2017年发布的《中国“在家上学”调查研究报告》,彼时的中国已有6000人在家上学,相较于2013年的每年增长速度是30%。也是在2017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不得擅自以在家学习替代义务教育。 不过杨威的案例也显示,针对那些有条件、有意愿也有能力的家长,“在家上学”确实成了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也不失为对义务教育制度的一种补充。“在家上学”肯定无法取代义务教育体系,但其合理合法的存在也应予以正视。 -
邯郸3名初中生疑杀害同学,“12岁以上可能担刑责”
开学没几天,王子耀便开始不愿去学校,“送上学了还往回跑”。老师给父亲打过电话,“也不说孩子因为什么(不想上学),就让我们要不就接孩子回去”。 律师分析,3个未成年人如涉嫌故意杀人罪,且年龄在十二周岁以上者就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对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他们面临的最高刑期是无期徒刑。 -
剖腹产、早上学:会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吗?
强行人为把孩子拗成“强扭的瓜”,甚至提前从母亲肚子里剖出来,就是“揠苗助长”,强制其跳过人生的正常发展阶段、迫使其“人生大跃进”,不但对孩子身体发育不利,且会造成不足学龄孩子的学习跟不上,产生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结局大概率会适得其反。 -
06:50
流动儿童的悲欢暑假:“我又不是水,怎么流动”
2023年8月12日,一出儿童戏剧《地下花果山·表演时刻》在深圳上演,孩子们在舞台上表演了流动儿童因为户籍关系,不得不离开务工父母家庭,回老家上学的故事。令人感慨的是,这些孩子都是本色演出,故事并非只发生在舞台之上。 -
家长会开三天:如此时长所为者何?丨快评
在某种程度上,学校已经成了村委会、居委会之外的“第三基层治理机构”。学校与老师将权力的触角通过孩子深入了每一个有孩子上学的家庭,直达每一位家长。老师在家校群或通过家委会下达的各种教学及非教学的任务指令,有几个家长敢站出来硬杠? -
居家的日子,家长为什么会暴跳?丨养儿育女
如果没有工作压力,时间充裕,我们真愿意每一天都和颜悦色地陪伴孩子,听他在马桶上唱歌,陪他看上学路上的一草一木,而不是总说“快点快点”……其实怕迟到的不是他,而是我们。 -
学习困难门诊解决不了的事:整个社会的压力都往教育上走
共通之处在于,“家长们都是看到小孩不上学,或是学习成绩实在不行了才带来”。 经过正规治疗,孩子的情况往往可以得到改善,如神经发育存在障碍的学习困难儿童,70%能受益于药物治疗。 刘燕玲清楚地感受到,儿科疾病谱发生了明显转变。随着预防保健水平的提升,腹泻、佝偻病等躯体性疾病已逐渐减少,随之而来的是愈加严峻的儿童心理行为疾病。 (本文首发于2022年8月18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