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再提作业熔断机制,让孩子早点睡觉难在哪?
所谓“作业熔断机制”,即小学生至晚上9点20分,初中生至晚上10点,高中生至晚上11点仍未完成作业的,可以停止做作业,及时就寝。第二天向老师说明情况即可,未完成部分无需补做。 作业量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并不是简单地削减作业量。“首先应该对考题研究到位,然后提升课堂效率,最后才是精简作业”,如果没有做到前两点就砍掉作业量,“成绩肯定是上不去的”。 -
多所高校规范大学生用AI写论文:应重新思考知识的生产与传授模式 | 快评
“AI写论文”的问题可以化约为:旧有的知识传承与知识生产模式,如何适应AI模型带来的冲击。全球高校都或多或少地面临“精英过剩”“博士危机”的现实,旧有的学科设置与教学科研体系如何不至于沦落为“还不如交给AI”,将是比“如何看待AI写论文”更为重要的问题。美国沃顿商学院伊桑·莫利克就在去年要求“我的学生必须用AI写作业”,展现了主动求变的前瞻性。 -
漏洞百出的“秦朗丢作业”闹剧:复盘一个段子的失控链条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小学生把寒假作业“丢”在异国他乡的卫生间里,结果仍被“热心的成年人”万里迢迢送回这个段子,编得相当高明,也显示出在数字化经济时代,网红对网民的心理特点和浏览偏好拿捏之精准。 -
争议高校恋爱课:大学生需要怎样的情感教育?
这门课的作业包含各类人际交往任务,比如让学生用学到的打分指标判断周边情侣的爱情深度,或是用课堂上教授的方法去搭讪一个人,“单身同学推荐选择异性,已脱单同学选择同性”。 在崔乐看来,更理想的情感或性别教育课,应该“教你批判思维,教你怎么反思社会规范,怎么致力于建设更平等、更多元、更公正的亲密关系,而非仅仅是抱有实用目的的恋爱。” -
学生蜂拥而至“求捞”“要高分”,大学老师该怎么办?
事先告知学生,譬如在第一次授课环节,或答疑课环节,明晰表达部分看法,譬如:其一,“求捞”信息没有多大意义,不会从根本上左右我判分;其二,详细说明平时分的主要依据,如加分原则包括主动担任小组作业presenter,上课主动发言与互动,完成具有挑战性的选做作业;其三,主观题方面,明确表达更有机会拿高分的情况(以社会学为例),如提出一个科学问题,有第一手调查资料,重视身边及“附近”的社会现象,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 -
教育部:学生患病期间的作业不做硬性要求
-
晚九点后,学生可无条件停止作业,你支持吗丨来说说看
来这里,亮出你的观点,马上送你上热评! -
用智能笔监督学生写作业,你赞成吗丨来说说看
来这里,亮出你的观点,马上送你上热评! -
进退大类招生,忐忑专业分流
过去一年里,为了拿到更高分数,大学新生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竞争机会。陈安宁印象深刻,某次读书笔记作业,“要求三千字,有人写到两万”。 叶志明甚至想到了“打招呼”的问题。专业分流时,如果有人托关系怎么办。他干脆提请党委会,通过一项决议,谁打招呼,纪委通报公示。 日本取消通识课程的背景,也恰恰与经济复苏相关。二战后,随着日本经济逐渐好转,社会各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上升,且学生在入学时,就对与就业相关的专业课程有强烈的学习需求。 (本文首发于2022年7月28日《南方周末》) -
开学第一月,北京“双减”落地观察
北京市西城区一所小学党委书记李筠对南方周末记者形容,自己从每天清晨6点起床便如同“上了发条”,开始不停运转,一直持续到晚上7点下班。 北京一所重点中学校长分析,作业控制量以时长来计,有两个现实问题,首先每个学生学习程度不一样,做同一份作业耗费时间就不一样。 曾有一名学生申请暂停学校的课程。原因竟然是,家长花费二十万元,让学生到校外培训机构上课,机构承诺能帮该生中考总分提升一百分,考上重点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