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医生被奸杀,引爆了全印度的怒火
“如果一位女性在工作场所和医院都不安全,那么我想知道这个国家有哪位女性是安全的?” -
韩国“淘金”热:中国工人殒命大火背后
仅仅42秒过后,原本清晰的监控镜头,就被浓重的黑烟彻底笼罩,一片漆黑。 火灾对尸体损害非常严重,“几乎无法区分男性和女性”“必须进行DNA检测等精密检测,以准确识别死者身份”。 17名中国遇难者中,有3名男性,14名女性。这些女性中,有多位只有二十多岁。 虽然韩方消防部门指出遇难者应对火灾策略不当,但有多家韩媒报道显示,涉事企业本身存在安全隐患,此前就曾发生爆炸事故。 -
3个月保护16位女性,人身安全保护令跨出婚姻家庭边界
新妇保法实施至今近三个月,根据公开报道梳理,各地根据新规签发的人身安全保护令,至少已经保护了16位女性。 一对夫妻间发生家暴,在没有保护令的状况下,警方出警时,受害者伤情需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构成治安处罚,再严重就是刑事处罚。而如果伤害程度没有达到上述两种情形,警方只能作劝导。 在万飞看来,保护令能起效,更多是种心理作用,“对受害者来说,收到保护令能获得安全感;对施暴者是种威慑,意味着动手后会受到法律制裁”。 -
卫健委就开放单身女性冻卵征求意见:生育与婚姻从此脱钩?丨快评
技术的进步也许能减少“冻卵”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但无法解决仍将存在的法律与伦理难题。事实上即便是在“尚未放开”的今天,针对年轻女性的“取卵”“买卵”“冻卵”等项目都已经形成了地下的黑色产业链,参与者的合法权益完全无法得到保障。“冻卵”同样面临类似“谁是我爸”的伦理难题,以及涉及亲子关系、继承权、抚养权的一系列法律问题 -
被人造“黄谣”,她追踪半年揪出作恶者竟是身边熟人
“女性的头像、照片、信息在隐秘的角落进行传播、消费,让全体女性处于极度不安全的随时被污名化的恐惧之中,对社会造成的破坏性非常大。” -
那些被家暴的男性,选择藏起来
“我们最初是从家中学得用暴力来解决人与人、团体或国家之间的冲突。所有解决问题、恶化问题、制造问题的策略,都是从家庭学来的。” 从整体上来看,男性与女性遭受家暴的比例接近,而具体到婚姻关系中,受害者以女性居多。 人身安全保护令发出一周后,邹艳丽接到了当事人杨某的电话,问她能不能撤销,问及原因,才得知杨某因为保护令遭到了嘲笑。 -
七部门意见助人身安全保护令长出“牙齿”,任何家庭成员遭受家暴都不容忽视丨快评
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2.9%的女性和19.9%的男性曾遭受家暴,男性遭受家暴的比例只比女性稍低而已。但男性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比例很低。北京房山法院的统计显示,其受理的申请中,申请人为男性的只占23%。 -
欧洲国防部为何由越来越多女防长“掌舵”?
“欧洲有很多强硬且非常出色的女性政治家,以坚定的意志和判断力著称。在国家防务安全方面,并非女性任职就会显得更为软弱。” “现在西方大多数国家经济乏力,所以他们会规划每一笔开支。”欧洲在选择防长时,喜欢任命精打细算的女性。 “拥有女性国防部长的国家,通常来说长期处于和平,并且国防预算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也较低。” -
智库视点丨“东盟规范”还适用于亚洲反恐吗?
经过二十年的反恐,东南亚恐怖主义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恐怖袭击活动逐步走向家庭化、个体化、未成年人化和女性化,治理难度并未降低。 由于东南亚各个国家的政治、安全、法律制度差异较大,东盟国家秉持不干涉成员国内政,信奉不批评成员国的“东盟规范”,使得东盟在安全和社会政策上的协调难如人意,未来东盟国家如何在反恐协作的范围、领域和层次等方面开展切实的合作,推进地区反恐机制的深化是对东盟政治与安全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考验。 -
死缠烂打到让人害怕不是真爱,是控制、占有欲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为了保护自己,当然要远离各种风险。选择跟什么样的男人共度一生,不仅仅事关自己的幸福,在某些时候也事关自己的生命安全。女性也不宜把对方的死缠烂打视为真爱,匹配的爱情与婚姻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顶多需要一点点的使力,如果对方拼尽全力各种死缠烂打已经到了让你厌恶甚至害怕的地步,请不要说服自己这是真爱,也请不要随随便便感动自己。远离危险,管控风险,才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