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乐大宝贝”李雯雯,举起卫冕奥运冠军重担
“别看她胖,性格也挺拧,但你要是能把她捋顺了,空间就出来了。”刚接手李雯雯的训练,吴美锦就瞄准奥运冠军。 东京奥运会时,李雯雯年纪尚小,跟着教练“无忧无虑”地得了冠军。此后,她没法再做小孩子,“必须有成绩,不能失败”。 “赛前我有偷偷哭过,但是每次刚哭一两下,我就告诉自己不能哭。(巴黎奥运会夺冠时)我觉得还是值得哭的。” -
01:31
奥运冠军让女儿在家上学,家庭教育能平替学校教育吗?
近日,“奥运冠军杨威让双胞胎女儿在家上学”在网络上成为热门话题。有不少网友表示“在家上学解放了孩子”,也有网友质疑此举违反了义务教育法。 “在家上学”能否完整取代学校教育?从杨威的案例来看,他给子女安排的“在家上学”也并非“只有父母来教”,而是另外请了家庭教师,自行编制课表,犹如在家设立的私塾。 不过“在家上学”,可能意味着孩子失去了大量与同龄人接触的机会,不利于孩子从小培养沟通协作能力与社交能力。同时,“在家上学”也难以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毕竟不是每位家长都掌握范围广泛的分科知识,或者有财力为每一科都聘请一名专职家庭教师。以杨威的案例只是个例,不足以推广到万千家长身上。 而根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2017年发布的《中国“在家上学”调查研究报告》,彼时的中国已有6000人在家上学,相较于2013年的每年增长速度是30%。也是在2017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不得擅自以在家学习替代义务教育。 不过杨威的案例也显示,针对那些有条件、有意愿也有能力的家长,“在家上学”确实成了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也不失为对义务教育制度的一种补充。“在家上学”肯定无法取代义务教育体系,但其合理合法的存在也应予以正视。 -
奥运冠军杨威让双胞胎女儿在家上学:家庭教育可以平替学校教育吗? | 快评
事实上,在现代社会“普鲁士式”义务教育体系普及之前,家庭教育才是教育制度的主流,“家庭教师”也是中西方长期存在的一门职业,成为《红楼梦》《新爱洛依丝》《傲慢与偏见》《简爱》这些文学名著里的重要角色。上流社会依靠家庭教师完成子女教育,中下阶层则凭借“父子相传,师徒相传”的方式进行教育。而即便在现代社会,国家也无法不留死角地保证不出现“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 -
汪顺破纪录夺金:看看这个成绩,还行吗?
赛前采访时汪顺说,“对游泳,小时候是热爱,现在更多的是责任。奥运冠军只是个新起点,自己还要为中国游泳付出更多的努力,期待我能在家门口举办的杭州亚运会上取得好成绩。” -
清华新生苏翊鸣:奥运夺冠后,回望那个“容易害怕的孩子”
2023年成为清华新生,意味着他18岁以前的三桩愿望——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站上最高领奖台让国歌响起、拿到理想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全部实现。 来清华大学报到的这天下午,他说,1980很快会成为各类大赛上的常规动作,而自己正在攻克的2340,是他目前认知里“单板滑雪人类可以达到的转速极限”。 -
01:34
透视100位奥运冠军的升学档案,体坛健儿要怎么上大学丨大学你好
近八年来四届奥运会全部项目,中国队共产生100位奥运冠军,包括95名大学生,62人有研究生学历,还有人已经留校任职。 毕业后,大多数奥运冠军会继续从事体育工作,从政、教育、经商是最常见的职业方向。调查显示,1980年至2014年,我国退役奥运冠军有一半以上在事业单位上班。 -
徐莉佳:一个奥运冠军的自我成长之路
赢得奥运冠军之后,自己未来的路要怎样走?名利围绕的时候如何把握自己?徐莉佳没有任由生活徐徐展开,而是把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当作课题,认真研究,深思熟虑,谨慎选择。 -
01:18
邹市明:我是公益的受益者 现在把梦想带回来
10月26日,奥运冠军、世界拳王邹市明参与了“阳光关爱·i读计划”西藏站的活动,他在活动中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谈到为什么做公益,邹市明回答道:“我能够把外面的信息带回来,把外面的这些梦想带回来,在他心里面种下这颗牙,未来有也许可以改变他的命运,他再能把外面学的东西再带回来,更好的建设他的家乡,这是我的初心。” -
这里也是赛场!奥运冠军张洁雯助力奥园“奥”运会
-
卫冕冠军梦碎东京,一位盲人柔道姑娘的生命赛场
李光寿一开始不同意女儿当运动员,后来松了口:视障者可选择的职业有限,读了大学也难找到工作,运动员“辛苦是辛苦了一点”,但退役后没准能端上铁饭碗。 要卫冕奥运冠军的念头和对家庭的强烈责任感,加重了李丽青的思想包袱。年轻时训练的狠劲儿开始反噬她,2019年踝关节手术后,她失去了脚底的平衡感。 (本文首发于2021年9月2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