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荣滚 | 黄永玉的香江岁月
黄永玉在狮子山下度过三年多的时光,为香港文化艺术作出重要贡献,也给当地的朋友们留下美好的记忆。 -
胡适与吴鼎昌父子刘廷芳兄弟:从吴元黎旧藏《四十自述》说起
吴元黎先生曾是经济学史上的失踪者,因为在与方显廷的论战中失败,远走美国,慢慢被经济学界遗忘。到了2007年,才被经济学家保罗·特雷斯科特重新发现,作为发展经济学最早的论战发起者,写入《经济学是如何传入中国的》一书。但他的家世和早年生活,外界仍然不是很清楚。本文借助吴元黎外甥刘荣黔先生的回忆,为我们展现了这位著名经济学家的家世、交游之一角,刘先生并提供多张珍贵照片,尤为难得。——编者 -
陈恭禄与萧一山笔战始末
一个未到30岁的年轻人,既然创造了个人编纂大型清史的纪录,而且下卷讲稿早已写就,何以久久不能克竟全功?王家范先生推测,“陈恭禄与先生辩论一事,或对下卷的定稿,在心理上也有一定的影响”。 -
大公报《艺林》往事
商务印书馆新近出版的《柴德赓来往书信集》,其中多有名家之信,史料价值颇高。读到香港大公报前副主编陈凡先生致柴先生信,第一封一开头即是请柴先生为大公报《艺林》周刊写稿。因我与该报《艺林》有着特殊的关系与感情,于是就格外留意陈先生的信。 -
“男扮女装” 两诗人
清光绪三十三年三月二十五日《大公报》刊洁清女史对某人词之跋,谓:“历来所传闺阁笔墨,或托名游戏,或捉刀代作者,盖往往然也。”说每有男子将其作品托名为女性之作,或代某女子作。这种事今世仍较多,太原诗人中,便曾有过两位。 -
“炸裂了的土地”
响应党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号召,《大公报》范长江、《新华日报》陆诒和《星光日报》赵家欣来了;国民党中央社特派员曹聚仁夫妇也来了。不远千里,盟国的新闻工作者也纷至沓来:苏联塔斯社记者谷礼宾斯基,美国合众社记者爱泼斯坦,芝加哥《每日新闻》记者阿两博尔德·希带尔,还有新加坡《星洲日报》记者胡守愚。多国记者齐聚台儿庄。他们的报道,鼓舞了世界抗击法西斯的士气,他们的人生轨迹也被战争所改变。 -
1942:大饥荒中没有缺席的新闻人
1943年2月1日,重庆《大公报》刊发了张高峰深入河南灾区的实地采访文章,原题《饥饿的河南》。总编辑考虑到当时的新闻环境,改标题为《豫灾实录》,即使这样,《大公报》同样被停刊3天。复刊后的《大公报》并没有停止对饥荒的报道,也正是《大公报》、《前锋报》等媒体的追踪报道,为1942年河南饥荒留下了历史的痕迹。 -
港评2009年最佳新闻奖
由香港报业公会主办的“2009年香港最佳新闻奖”26日揭晓。香港《南华早报》、《星岛日报》、《明报》、《香港商报》、《大公报》等分获最佳独家新闻、最佳新闻报道、最佳经济新闻报道、最佳新闻写作(中文组)、最佳经济新闻写作(中文组)等奖项的冠军奖。 -
“飞机洋狗”事件与打倒孔祥熙运动——一份不实报道引起的学潮
从香港最后起飞的一架飞机到达重庆机场,《大公报》编辑部派人到机场迎接自己的社长,出人意料的是,不仅未见胡霖和其他要人的身影,相反,见到的却是孔祥熙的夫人宋蔼龄、二女儿孔令伟、老妈子、大批箱笼和几条洋狗 -
“媒体封口费”风波再现
在“又一桩封口费”吸引各方眼球的同时,事件的真正源头却被忽略了:曲沃血站在人望村究竟如何采血,村民李建军的死亡与卖血有何关系,至今没有相关调查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