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水的力量来自何方?
人们喜欢食用碳水化合物,是因为人类很早就演化出了唾液淀粉酶基因(AMY1),且这个基因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化出多个拷贝,可以帮助人们有效消化多种谷类的碳水化合物。 -
秉承新一代美学基因,华润置地焕新黄埔生活想象
-
“最毒乳腺癌”获新治疗方案丨周一健
基于中国专家团队自主研发的“多基因模型”,针对三阴性乳腺癌,采用精准治疗方案(“蒽环紫杉”序贯“吉西他滨”联合“卡铂”),让高危患者生存率提升超过10%。 -
以社会价值共创方法加速互联网企业社会创新
互联网企业天生具有“价值共创”的基因,在挑战和机遇面前,可以采用社会价值共创的方法,通过与内外部利益相关方进行多个维度的合作,加速实现企业针对特定可持续发展议题的社会创新目标。 -
微小RNA有大作为——透视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两位科学家首次发现了微小RNA的存在及其功能,这些发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基因表达调控模式的认识,特别是在生物细胞谱系形成的过程中。 -
“建一所没有理学院、工学院的理工大学” :深圳再添高校 “中科院系”基因
“我们希望建一所没有理学院、工学院的理工大学。”在樊建平看来,这一方面可以让深理工避免和已有理工科大学进行无谓的同质化竞争,“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能在学科交叉领域走出一条新路”。 大四毕业时,学校为药学院学生设置的毕业考核就是设计出一款药,“这个药可能不成型,不能治病,但要是以前没有出现的”。 (本文首发于2024年9月26日《南方周末》) -
从野草中寻找抗病基因
科学家从野草中找到了上百个抗病基因,一些基因已经被用于培育抗条锈病、抗赤霉病、抗白粉病等重要小麦病害的新品种。 -
为什么第七例艾滋病治愈者令人振奋?
如果携带CCR5杂合基因突变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疗法最终被证明有效,艾滋病患者被治愈的概率就会大增。 -
伦理指引严防“基因编辑婴儿”,六年反思带来哪些改变
《人类基因组编辑研究伦理指引》:对生殖细胞、受精卵或人胚进行基因组编辑研究时,严禁将编辑后的生殖细胞、受精卵或人胚用于妊娠及生育。 “伦理先行”的治理意见,打破了以往科学研究“先做后管”的常态,体现了国家层面对于科技发展中存在的伦理风险的重视。 “目前法律明确后的要求,也是此前科研工作者的共识,并没有超出认知理念。” -
“天价殡葬”再引争议,改革势在必行|周一健
要避免殡葬收费过高等问题的发生,最根本的是要让殡葬行业在监管之下收费更加透明,有据可依,进行公益化改革。 全球第二例接受基因编辑猪肾移植的患者丽莎·皮萨诺去世,具体死因暂未披露。器官移植中供体不足、排异反应大、并发症频发、存活率不高等问题是国内外医学界面临的共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