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教育学者程猛:农家子弟的苦读很能理解,但需要被改变
这些农家子弟的苦痛,不只是他们的,也是他们父母辈的。更关键的是,它是改革开放之后剧烈的社会变迁和城乡差异在个体内心世界的投影。 打工诗人许立志和我差不多同年出生,命运却不同,这真的是我们付出努力多少造成的结果吗?好像并不是。 如果读书读到不同阶段的人,只要勤劳,都能有机会去发展自己的一技之长,能够有尊严地生活,获得认可和向上发展的通道,那么整个社会就会比较有活力。 很多家长都很困惑,以前自己缺衣少食也能学好,现在什么(苦活)都不让孩子干,怎么会学不好?生长环境变了,学习动力也不同了。情场也要讲文化
求爱时学习课本里的董存瑞,手托鲜花,高呼“为了新家庭,冲啊”,冲上去说出那句“我爱你”?这似乎不叫勇敢,而叫鲁莽。真正该做的,是去女孩微博下贴几条评论,先试着交往。如能将中学语文课本再读一遍,古文古诗都背下,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