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生就业难,企业用工荒,创新国际化办学可破就业“悖论”?
2010年前,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结兵曾对海宁的皮革产业进行调研,企业纷纷反映,“吸引一个名牌大学的本科毕业生都很难”,更多的毕业生选择留在了企业设有研发中心的上海或是杭州。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李锋亮在分析了1997—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后发现,无论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数还是项目数,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 “(留住)国际化人才不仅仅是浙江省的短板,也是整个中国的短板。”陈丽君表示,从现有数据来看,中国的优势大学中有50%的人想要深造,其中70%选择出国,就回流比而言,中国只居于全球100位。 -
双一流高校,博士招生为何集体转向申请制?丨议教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进,为了国际间的联系与交流,很多国家的招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走向趋同。 申请制下,那些非重点高校的毕业生若非前期已经拥有了突出的学术成果,很难通过材料筛查获得进一步被考察的机会。 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在申请过程中出现徇私舞弊的概率,应该是在随后博士培养的各环节严把关、强考核,让低质量的生源很难通过博士各考核环节顺利拿到博士学位。 -
当粤港澳高中生相遇,他们最关心的是……
在阿瑶看来,香港学生接受的中国历史教育,比内地更注重国际化视角的解读,但对中国一些政治经济改革事件的介绍缺乏细节。 -
【阅读】这样上班就对了(11)
忽如一夜春风来,许许多多生于成功民营企业家的公子千金,带着从世界各地镀来的金学位,出现在公司的显要职位上。尽管也许缺乏工作和管理经验,耳濡目染的家庭教育和国际化的求学背景使得他们中的一些人拥有超出他们年龄的成熟心态和看上去有板有眼的精英架势。 -
港校如何进入内地招生
自1998年起,香港高校进入大陆招生,14年里,不仅引入竞争,推动大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更带来其先进教育体制及理念的强烈冲击。港校给内地高校造成的压力,表面上看是对状元的争夺,更深层次的是提高内部质量、培养模式、学校的个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