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归来:“两个美国”撕出结果?
“本次选举是美国前总统和现任副总统两个道路、两个方向的对决,它也是撕裂选民群体、分裂美国社会的一次选举。”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刁大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民主党选民常以少数族裔、多元性别群体、受教育程度高的进步派、蓝领劳工阶层等为主。而支持共和党的选民包括传统、具有保守的基督教立场的白人选民,以及2016年以来特朗普的忠实粉丝——铁锈带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白人男性。 本轮选举吸金无数。据《福布斯》统计,哈里斯获得了约80名亿万富翁支持,特朗普得到大约50名亿万富豪相助。全球太空竞争,不只是中美
航天力量在现代国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经济水平,还对国际政治、经济、安全和外交等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如果一个大国没有独立的航天发射能力、航天运营能力,它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会大打折扣。” “民间力量”的加入可以与“国家队”互补并形成良性竞争,此举不仅增加了太空活动的多样性和活力,也将带来新的挑战和竞争。- 02:2
重生之蔡元培回北大读书?名字的神奇力量
近日,“北大考生蔡元培”引发舆论关注。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硕士复试成绩信息显示,考生蔡元培复试成绩仍是专业第一,其与上世纪上半叶北大老校长同名引发热议。北大回应,是否录取这名考生仍然要等待最终名单出炉。 与名人重名并不少见。战国时代有赵国名相蔺相如,西汉也有个文人叫司马相如;战国四公子之信陵君叫魏无忌,唐朝有名相叫长孙无忌。这两个案例,都是后人仰慕前人而故意取的重名,要么是父母所取,要么是自己后来改名。 而即便是在当代,不少重名也都会引发公众的兴趣。以明史专家张献忠为例,其“张献忠研究张献忠,为史上的张献忠洗冤”一度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 心理学素有“自我归因”理论:一个人越是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就越会在任何可能的地方加强心理暗示,让自己尽可能地贴近那个心目中的理想型人格,取名/改名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心理暗示,其动机不仅是追慕前人,也隐含着自己的人生志向。 北大考生蔡元培”的新闻也显示,原始思维仍然影响着现代人,取一个好名字,依然有不可小觑的正面价值。 冯玉军谈乌克兰局势:今天的国际关系不是“三国演义”
俄罗斯的策略绝不仅仅是在乌克兰这一个方向,也不仅仅是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这两个地方,而是在整个“后苏联空间”。在国际大变局,普京认为自己在地缘政治上获得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他试图采取各种做法来恢复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的影响力和主导权。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外交部:中方决定召回驻立陶宛大使
一个中国原则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是中国同其他国家发展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第一报道丨元首外交引领,中俄让世界看到大国的样子
2021年,两国迎来《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条约确立的世代友好理念和新型国际关系原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大创举,其强大生命力将持续显现。美国鹰派对华“新冷战”响声再起?
在美国大选选情日趋复杂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可能会具有越发突出的极端性和冒险性。哈佛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斯蒂芬·沃尔特(Stephen Walt)认为,美中双方有着真正的共同利益,应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重视在有共同利益上的合作。越南禁止大米出口,要关注但不要恐慌
不能排除个别出口国家出现物流停顿的局面,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的粮食进口。这种影响会体现在价格上,而不是供应缺口。对粮食供应安全,我们没有必要过度担忧。但是,越南的禁止出口令确实是个不祥之兆,这次疫情确实对全球经济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最为严重的就是,大众恐慌情绪让政府更多干预市场经济活动。这种形势如果发展下去,将会影响国际贸易体系的正常运行,引发国际关系的紧张程度加剧。联播+| 为世界谋大同,习近平频提这一主张
联播+ “我们致力于落实中非合作论坛成果,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我们致力于在政治、经贸、人文、国际和地区事务等领域加强同拉美地区合作,努力构建携手共进的中拉命运共同体。我们将着眼未来,深化亚太伙伴关系,致力于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总之,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朝着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文明冲突论”该扔进故纸堆了
在文明多元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的当下,“文明冲突论”更应该被扔进历史的故纸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