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正部级职务的院士增至8人 丨时政周报
姚明卸任中国篮协主席,郭振明接任。 王浩任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卸任。 18省份将医保共济范围扩大至近亲属 9月份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2313起。 一周时政新闻回顾(2024年10月26日-11月1日) -
04:18
纪录片导演周浩:我依然愿意拥抱“不确定”丨不惑 2024
周浩55岁了,2023年12月,他的纪录片《听,鸟儿在叫》刚刚入围第20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终评。作为南方周末前记者,他回忆起二十余年的纪录片生涯,依然觉得自己会有冲动去记录,会被细节所吸引,愿意拥抱那些不确定的东西。 -
全国拟试行家庭互助式托育:宝妈挺高兴,机构有点难
新晋爸妈不仅“面试”了汪良燕,还要“面试”她的婆婆、老公以及两个小孩,还有的提出安装监控,汪良燕都答应了下来。遗憾的是,过两天他们回复称“家里老人不同意”。 由于家庭托育长期处于“灰色地带”,林少慧称早期经历过诸多困难。最难的则是没有营业执照,只能“悄悄干”,于是不少托育园被邻里投诉,也面临工商部门、街道的检查。 周嘉浩觉得该文件倾向于家庭互助式托育:“我有孩子,你也有孩子,我们凑在一起请育婴师照顾。”而从商业机构的角度考虑,这一模式目前难有利润。 郑少文更关注职业技能和监督管理,她认为这才是家庭托育的痛点问题。“不是一个监督管理人员去检查走走过场(就能够做好监管),如果没有长期培养培训,很难达到。” -
“弃北大读技校”,周浩十年“歧途”
在世俗眼光中,周浩是脱离普通教育的“正轨”,误入职业教育的“歧途”。“这个决定都做出来了,我肯定不会去否定,我很少去想这个事情做得对还是不对。” 因为学历上的劣势而被区别对待,这是技工院校毕业生的普遍遭遇。周浩也未能幸免。在教师中选拔管理层时,“领导都不好意思把我的简历递上去。” 为了当好“老师的老师”,周浩去北师大旁听过几门课程,将来打算攻读教育学博士。“要适应这个大的社会环境,一个门面上的头衔还是需要的”。 (本文首发于2021年7月22日《南方周末》) -
中国纪录片30年:影像如何打捞我们的记忆
1990年代,展现普通人普通事的影像作品非常受欢迎,人们渴望在官方的电视台上看见这样的故事,这档节目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蒋樾回忆,当时他扛着机器上飞机就会被请到头等舱,理由是“你们拍摄工作太辛苦”。 周浩认为在不久的未来,人类可以借助“脑机结合”技术,创作者通过自己一个人的眼睛,就可以“所见即所得”,完成所有原始素材的拍摄,并在头脑里进行剪辑,纪录片完全成为个人观察和思考后的结果。 (本文首发于2020年11月19日《南方周末》) -
制造“窃格瓦拉”:一个盗窃惯犯背后的网络精神世界
“不可能打工”的周立齐来自每一个家人都需要打工的农村家庭。出狱后,他一直在老家务农,种些苦瓜和豆角,还养些鸡鹅。种地无甚收入。 up主小猪菌菌最初只是“纯粹玩梗”,但后来注意到有很多小学生也参与讨论,他开始反思——如果小学生看到这样的视频,会不会真的把窃格瓦拉当偶像了呢? 有一个自称是周立齐表哥的人找到西单男孩贾浩轩,说他说话的神态很像周立齐,有没有想过模仿?贾浩轩把抖音名改成了“周某人”。他们开始盘算着模仿周立齐来直播“搞电瓶”。 (本文首发于2020年6月11日《南方周末》) -
色鬼陈浩天的一足三船
今天,要讲的是陈浩天,他与周庭一样也与日本“黑龙会”等极右翼势力有染。为追求金迷纸醉的生活,陈浩天走上港独之路,他鼓吹“揽炒”发动爆恐袭击,更是借助港独运动之机拈花惹草、“一脚踏三船”,被前女友痛斥“色中饿鬼”。如今,多行不义的陈浩天难逃“生天”,他自设的“逃生门”卡住了。 -
“港独”组织头目黄之锋、陈浩天、周庭被拘捕
-
闲置校车、网吧和狗
“小彪爱不爱狗?爱,但他只能一周回来一次; 小彪的父母爱不爱他?爱,但他们只能一年回来一次。” 在纪录片导演周浩看来,这只后来因为孤独而逃离的狗,“命运和这个孩子很相似”。 -
追棉花的人
“如果按设想实现,拍摄的也许是另一个故事。”周浩知道,遗憾也是纪录片的一部分:“‘中国制造’下的普通中国人到底什么样,至少在这个故事里,我用我能记录下来的素材,完成我的解读,也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