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忆叶永烈 ——附梁实秋夫人韩菁清致叶永烈的第一封信
-
那些年,写给孩子们的好书| 《十万个为什么》畅销之谜
被书籍环绕的童年是丰赡的童年。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茨回忆自己的童年时代,在贫寒的耶路撒冷,书籍遍布整套住房的每一个角落。他在自传体小说《爱与黑暗的故事》中写道:“我总感觉,人们来来往往,生生死死,但书是不朽的。小时候我希望自己长大后成为一本书,而不是成为作家。” 在中国,诞生于七零、八零年代的人,比父辈和祖父辈更加幸运。书籍,是他们的童年期不可或缺的伴侣。那时候,儿童读物方兴未艾,但远不似今天这样良莠不齐“炸裂式”生产。在选择面并不宽广的情况下,一些专为孩子创作的经典读物,如科普类的《十万个为什么》,文史类的《上下五千年》,四大名著改编的连环画,从外文译介的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365夜》等等,几乎人手一册街知巷闻,最大限度地赢得了孩子和家长的认可,创造了现象级的出版奇迹,滋养和陪伴了几亿人的成长。 2020年5月15日,《十万个为什么》最重要的作者之一叶永烈先生逝世,享年79岁。消息传出,不可遏制地勾起了人们对童年时代“一套《十万个为什么》闯天下”的豪情的追忆。儿时那些手不释卷、烂熟于心的书籍、轶事和幻想,亦影影幢幢纷至沓来,让已为人父母者鼻酸声咽,无限感慨。 六一国际儿童节将至,本期“文化中国”盘点了几类“那些年,写给孩子们的好书”,它们曾经参与过我们的灵魂塑造,指给我们一个奥秘无穷的世界,并将继续把智慧和美善的果实,交递于我们的下一代手中。 -
叶永烈的恐龙蛋:科幻作品科学性争论之战
叶永烈写作《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迹》的时候,还是在1976年初,那时候有作家去想象到珠穆朗玛峰找到一只恐龙蛋,孵出恐龙的故事,令人既钦佩又感动,这种想象力才是真正蕴含无尽生命的“恐龙蛋”。 -
这位老人病逝,你小时候一定读过他的这本书
-
科幻作家叶永烈去世,曾创作中国发行量最大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
-
也谈向忠发案
最近读了陈益南的《向忠发死亡之谜》。文章引述了我的《出没风波里》一书关于向忠发一案关键性当事人——张纪恩的采访。作为采访者,我愿在这里补充几句。向忠发一案,留下两个历史之谜:一是向忠发在6月23日被捕,两天后便被处决,怎么会那样快?二是向忠发被捕之后是否叛变,他的审讯记录是真是伪? -
“客观评价”真的客观吗?——与叶永烈先生商榷
本文假定叶先生所提出的资料的本身是真实的、可信的;但是我认为,这些资料并不足以支撑叶先生的三点客观评价。我甚至进一步认为,由这些资料得出相反的结论,在逻辑上也是成立的。 -
钱学森“万斤亩”公案始末
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向作者提供了钱学森保存的关于“万斤亩”的剪报以及1993年钱学森谈论“万斤亩”的一封从未公开发表的信件,这封信表明,钱学森一直到1993年仍然坚持他当年对粮食亩产的推算。 -
江青的终局
江青的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1983年1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送达江青。江青接到减刑裁定书时,没有半点欣慰,反而大喊:“你们杀了我吧!你们为什么不杀了我呢?” -
事实是最高法庭:专访《“四人帮”兴亡》作者叶永烈
“我是在写刚刚过去的一段历史,关于这段历史的档案都是绝密的,如果把关于“四人帮”的3600卷档案开放给我,那写出来的可能更加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