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校可适度扩容,但需要警惕“扩张潮”
“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大举扩张,不但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还面临两个现实问题,一是进一步挤占普通本科、民办院校的发展空间,二是缺乏对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 在明知适龄学生会在十多年后大幅减少的背景下,还鼓励高校大搞征地扩张,就缺乏足够的理性,难言科学决策。教师在顶刊发读者来信成“零的突破”:“类似情况大学里不在少数”
学科在“双一流”评估时都要填代表性科研成果,在顶尖期刊发文是其中重要一项。而在统计发文成果时,很多学校并未区分研究型文章和这种读者来信的区别,行政人员通常缺乏专业判断力,往往将国际期刊发文量作为简单量化指标。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希望将来有民办高校的“双一流”
全国约有800所民办高校,1000万名在校学生,但这些学校办学质量良莠不齐,差异较大。其中有部分学校对传统发展路径依赖严重,还在走粗放式发展道路,未来生源下降时,这些学校就会面临较大挑战。 在这些国家标准中表现突出的民办学校,应借鉴国家“双一流”(或是“211”工程与“985”工程)高校建设的相关做法,有计划有重点地支持办好一批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双一流”扩容,怎样做加法?丨两会圆桌
我仍然不太赞成将地域、人口等因素简单地或者说过紧地与“双一流”设置捆绑在一起。“双一流”建设主要是国家层面的布局,主要判断标准是,看能不能更快地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但公平性问题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双一流”高校本科再扩招2万人
考公愈热考研变冷:“性价比”背后的因与果丨快评
近年来,读研究生的“性价比”下降了不少。从收益看,现在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见得比本科生好,甚至出现了倒挂。据某互联网招聘平台发布的《2024年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2024年,硕博学历应届毕业生工作offer获得率较2023年下降12.3%,而本科毕业生的offer获得率则高于研究生。尤其非“双一流”高校就业“学历倒挂”的现象更为突出,非“双一流”学校硕博毕业生offer获得率,比一般高校本科毕业生的offer获得率低10.7%。万达“失”重
万达有四次转型:走出大连,转型商业地产,转型文化企业,跨国发展。如今,这四次转型的成果正被逐一抛售。 “万达现在等于资产全都摆在‘货架’上。有钱你就可以买,价格也足够低。” 2017年起,股债双杀、回A失利、对赌到期。那年王健林63岁,对这场危机的处理持续到了他70岁。 “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品牌,一流企业卖标准。”2021年至2023年,万达商管的利润在逐年增加。北大博士,到民办高校当讲师
半年间,林佳向国内211高校与普通本科院校投递了三十多份简历,截至今年7月,她只参加了两场高校的面试,没有收到来自任何一所高校的offer。 大部分高校都对应聘博士提高进入门槛,如果第一学历不是“985”与“211”高校,几乎难逃在第一轮就被刷的命运。四川大学一次性撤销31个专业为哪般?
今天的四川大学由于是合并了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和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学校,专业门类比较多,包括这次拟裁撤专业在内,本科专业高达143个,仅建筑与环境学院此前就有10个专业。 像四川大学这样的985高校,主要还是考虑招生,也就是前端的生源市场竞争。“招不来学生,专业就没了”:大学招生,不止名校在“卷”
202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组织了47个招生组、730多位教师,赶往全国28个省份,创下招生组和招生教师数量的历史新高。 某“双一流”高校学院负责人介绍,学校给每个学院制定了最低录取位次等目标,“要是达不到,就扣全院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