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囤货,有人高价抢货,废旧锂电池回收真这么赚钱?
“资本对锂电池回收行业跟踪好几年了,近期增加关注,说明锂电池回收行业可能已到达盈利的临界点。” 2022年锂电池回收行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可能不足50%。约有一半到三分之二的废旧电池流入了“白名单”企业手中,在非“白名单”企业中,一些不具备生产能力的公司扮演着“电池黄牛”角色,一些具备生产能力的公司由于竞争力不足而产能利用率低下。 锂电池中的镍、钴、锰等重金属,以及其中含有的六氟磷酸锂等已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然而,废弃锂电池却没有列入该名录,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 (本文首发于2023年1月19日《南方周末》) -
2021年对“洋垃圾”彻底说“不”,国内危废管理仍是难题
自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禁止“洋垃圾”入境以来,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固体废物进口量逐年大幅减少,截至2020年11月15日,全国固体废物进口总量为718万吨,同比减少41%。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司长邱启文判断,2020年底前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胜利在望。 但我国危废处置的产业聚集度并不高,受类型多、技术差大的影响,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缺乏龙头企业,“可能处置产能排名前十的企业加起来,也只占全国危废处置总份额的10%左右”。 -
固废法修订草案三审:医疗废物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管理
4月26日,据新华社消息,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三审稿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 -
疫情暴露医废分类、处置难题:生活垃圾混入,医废处置能力待完善
医疗废物处置能力的增加主要来自移动设备和危险废物焚烧设施协同处置增加。“这些在应急状态下是可以的,将来我们还要建设规范的医疗废物处置设施。” 此次疫情也暴露出垃圾分类的不足,加大了处置压力。例如涉疫情医疗废物、普通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不规范,部分非定点医院将普通生活垃圾混入医疗废物,还有的混入大量厨余垃圾。 -
医疗废物变玩具,环境部:将联合公安、卫健部门严厉打击
“之所以称为‘危险废物’,是因为其危害性比较大,但也不用谈危色变,比如说我们家用的灯管废弃以后、开车的机油也属于危险废物。” 目前医疗废物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医疗机构和集中处置企业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集中处置设施能力不足,以及监管制度还不够完善。 -
数千吨危险废物被跨省倾倒至长江 12人被提起公诉
-
新版危废名录发布:电子废物不属于危废,荧光灯管可豁免
日前,环保部联合国家发改委、公安部发布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自2016年8月1日起施行。 -
危废运输:“冒牌军”横行 “十次倾倒,九次问题出在运输环节”
运输危险废物,犹如路上移动的“炸弹”。原本理应环环相扣的监管流程,实际上漏洞百出。不仅无资质、超资质的车辆充斥行业,而且正规企业亦在买卖资质。而通过层层挂靠、转包,涉嫌违规的产废和处置企业却难以追责。 -
上市公司埋毒后院 环保部督办揭真相
中国染料巨头,上市公司浙江闰土股份,肆意埋“毒”自家后院。或以百吨计的危险废物,躲过层层监察,竟直到环保部现场督办,才遁形无处。而当地“宁可毒死,不要饿死”的逻辑,更令人唏嘘。 -
全民“捞油”太业余
不接触任何石油的一般清理工作,需45分钟培训;接触少量焦油球或沾有油污的废物,需4小时培训;直接在污染区域工作,需40小时危险废物处理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