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主席陈黎明:“所谓全面脱钩和去全球化是不现实的”丨首席访谈⑨
“达沃斯论坛”讨论的所有话题,都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有深刻关联,都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重要民生话题。 中国的很多动向有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从跟随者、参与者逐渐成为定义者之一。这都需要通过多方对话与合作加以实现。 只要存在资源禀赋、熟练技术工人可获得性、技术水平、基础设施、劳动力成本等差异,就会存在国际的分工与合作,就需要国际贸易,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从长期来看,政府或许可以加速或减缓全球化的进程,但不可能阻止,更不可能逆转。 -
全国政协委员陆铭:解决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有利于中国经济长远发展
陆铭也给出了具体建议,第一项就是尽快修改义务教育法,将第十二条中的“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改为“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居住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城市流动人口和随迁子女数量本身是由当地产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决定的。各类群体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综合判断在城市持续就业居住的成本以及改善子女教育之间的成本和收益。” “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除了是一个教育问题外,实际上还有更加长远的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为国饮酒”?日本刺激消费的努力与无奈
那些奢侈的豪饮文化不再兴盛,年轻一代也普遍反感企业的应酬文化,“喝酒社交”日渐失宠。2017年6月,一项独立社会调查显示,高达62%的受访者认为喝酒社交“没必要”。 适当的通货膨胀是润滑经济运转的齿轮。但日本政府无力提升通胀率,因为人口老龄化导致需求疲软,消费者对低物价的期望已经根深蒂固,全球化又带来廉价劳动力,这也降低了日本的消费成本。 -
云南咖啡,热潮下的精品化之路
精品路线符合云南的现实需求,是大势所趋,“与中南美洲、非洲、东南亚等咖啡产区相比,本土的劳动力成本要多出五六倍,单位成本较高,云南咖啡在种植环节就没有优势。” “只有靠终端利润,才能推动咖农们付出更多劳力,联合更多的人一起做。”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数字表情(20140403)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有24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22%;2012年有25地调整,平均增幅20.2%;2013年有27地调整,平均增幅17%。 -
数字表情(20130704)
2013年7月1日起,江苏、四川和辽宁三个省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至此,2013年已有20个省份进行了上调。这意味着劳动力成本依然还在上涨。但连年上调之后,工资标准的增幅出现下降趋势。 -
中国涨工资,墨西哥受惠
2012年中国制造业平均工资水平已超过了墨西哥。中国工资水平上涨以及经济增长减速为墨西哥带来了机遇,可以重新争取过去10年追逐中国廉价劳动力的部分企业。咨询公司一项调查显示,墨西哥是美国以外面向美国市场生产产品成本最低的地方。 -
【方舟评论】“中国制造”已到临界点
用机器人来代替人工,似乎是富士康的一个无奈选择:不削减人工支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已使企业不堪重负,用机器人吧,那“中国制造”还有多少成本优势? -
上半年GDP增速“东低西高”
随着土地、原材料、劳动力等资源成本上升,东部沿海的传统经济发达省市以投资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这些省市正试图逐渐转变发展方式,寻求战略转型。 -
康师傅涨价,家乐福不让,零售业打起来了
康师傅此次涨价的真实原因其实是劳动力成本剧增无法消化,只能转嫁给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