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冲突28个月,泽连斯基“别无选择”?
“虽然泽连斯基在亚洲、中东和欧洲绕了一圈,但由于战时状态下,领导人外交已经被信息战和舆论战严重削弱”。 自俄乌冲突以来至2024年3月,乌克兰已收到全球四十余个国家3800亿美元的财政援助。其中,直接军事援助占1180亿美元。 这些乌克兰军援似乎远远不够,泽连斯基想要的更多。 如果美方再不批军援,乌克兰前线可能难以支撑;如果乌克兰前线取得过多进展,很可能刺激俄罗斯扩军备战。俄美之间都在维持着相对默契的平衡。 -
冲突何解:美国暂缓部分对以军援,联大通过涉巴勒斯坦“入联”决议丨知世分子
新一轮巴以冲突以来,美国首次公开将对以军援与以色列在拉法的军事行动“挂钩”。同时,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认定巴勒斯坦国符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会员国资格。 5月9日,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9周年红场阅兵式在莫斯科举行。人员减少、装备精简、低调平淡,成为外界评价这场阅兵的关键词。 -
美国高校:巴以冲突的“第二战场”
高潮出现在4月18日的白天。在《纽约时报》的记录中,4月18日下午1点半,身穿防暴装备的纽约市警察进入哥伦比亚大学驱赶抗议学生,逮捕了超过100人,暂无人受伤。 苏明哲所在的纽约大学于4月22日进入大规模抗议阶段,当天是犹太人的逾越节。“下午,有近200人集中在学校门口,支持巴勒斯坦和支持以色列的团体都有,前者人数更多。” 随着4月24日美国参议院批准以色列军援法案,亲巴勒斯坦抗议者的反对呼声再次提高。高校抗议席卷民主党控制的东西海岸,甚至蔓延至共和党主导的德克萨斯州。 这场高校抗议浪潮,如同2020年的弗洛伊德事件一样,正在分裂美国社会,只不过这次撕裂的是阿拉伯群体和犹太群体。 -
美国务卿再访华;韩国医改风波持续丨知世分子
过去一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再次访华,中美双方认真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旧金山共识,两国关系稳定发展。 随着俄乌冲突进入疲态、巴以冲突持续,拜登政府签署多项军援法案,为盟友输送“武力”。 同时,美国国会批准了“封禁TikTok”法案,字节跳动或将面临新的法律拉锯战。 -
闪电秘访、对决演讲:俄乌冲突一周年,和平难定
俄乌双方曾多次谈判,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美西方持续的对乌军援、对俄罗斯的全方位制裁,以及国际场合对俄的舆论打压等,成了乌克兰‘硬扛’的底气。这反而让乌克兰失去了政治、外交上的回旋空间。” “未来,俄乌会陷入一场长期的低烈度冲突。” (本文首发于2023年2月23日《南方周末》) -
197亿峰值后,美国“军援”乌克兰的盘算
自俄乌冲突以来,军援乌克兰已获得了两党的一致支持。援助乌克兰已成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层面的重要议题。虽然共和党部分议员存在反对意见,但并未出现严重分裂,而且反对意见主要集中在财政负担过重方面,并未挑战军事援助的政治正确问题。 “乌克兰现在是美国的第51个州吗?泽连斯基又在美国政府中担任什么职位?简直是岂有此理,美国人民需要一个答复。” 除了新增军火生意外,俄乌冲突背景下,美国国防部有了进一步增加军费开支的“借口”。 -
美国军援乌克兰“三板斧”丨智库视点
-
俄乌冲突“影武者”,美国“驯化”乌克兰军队三十年丨智库视点
美国最新军援侧重提高乌军小分队破袭能力,不仅有大量悍马车和福特皮卡,还有重机枪、火箭筒、反坦克导弹和炮兵侦察校射雷达。 美国对乌军的“格式化”,经历了“接触-渗透-控制”的过程,目的是促其形成亲美亲西方的“政治底色”,再通过体制改革融入美国主导的盟友体系(如北约),这当然包含“围堵”俄罗斯的意涵。 只要乌克兰奉行“持久战略”,“最好变成俄罗斯咽不下去的豪猪”,美国就能从中渔利。 -
集安组织20年首次军援,俄罗斯闪电干预哈萨克斯坦骚乱
-
韩国为何送菲律宾军舰
韩国向正在不断扩大海上实力应对南海危机的菲律宾赠送军用舰船。中国通过外交渠道交涉后,韩国政府有人蓄意向国内保守派媒体透露了消息,引起舆论大哗。这是要用舆论压力继续军援菲律宾?还是韩国亲美派和保守势力另有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