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环保“牙齿”2.0
治理环保“老大难”问题,更需提供制度安排切实保障老百姓的环境权利,培育真正的环境公民帮助中央监督地方环境治理。 -
反映实情难称“勇士”
我觉得自己做的事很普通,谈不上有多少勇气。中学政治课不是说了吗?公民有监督权,公民可以通过许多方式反映意见。 -
舆论监督管用啊
在文件批示上加以舆论监督,走出“以文件批示落实文件批示”的重叠怪圈。 -
摸一摸河对岸(2)
中国宪法明确保护公民言论,赋予公民监督和批评公权力的权利。因言获罪,是20世纪以前各国“旧制度”的特征之一。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和民商法的发展,刑事诽谤也逐渐为民事性的名誉侵权所取代。但近年来,这种良好的趋势似有受阻倾向。这与中国的民主与法治进程不符,须借由参考国际惯例、通过司法和立法改革,分阶段解决。 -
摄像机记下了什么
如果说孩子都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美丽、趣味和精致,那么我们做大人的就该脸红了!当然,脸红之后,还得有所作为。都说“孩子的眼睛是摄像机,耳朵是录音机”,真不知这些摄像机、录音机,记下了你我的不堪还是美好,懈怠还是努力? -
言论的理由
自由言论是监督和防止权力腐败,保持权力透明的关键环节。公共生活为什么需要自由的言论?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几乎都涉及了两个与好社会有关的理由:1.好的社会应该有以公民为主体的自治;2.好的社会群体需要追求真理。 -
政府犯罪时,最好躲着走?
美国没有要求每个公民行使监督政府的权利,反而是劝说遇到任何犯罪,包括政府犯罪时,最好躲着走。保护自己是第一位的。如果有仗义热情的话,应该报警,而不要自作主张。打抱不平很容易涉嫌犯罪。约束政府是议会表决和警察执法的事。 -
微博谣言止于法治和信息公开
中国早已宣示迈向法治社会的决心,因此在处理言论问题时必须全面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如何落实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珍视微博时代人民使用自媒体的权利,同时鼓励公民审慎借助微博揭露贪腐等不法行为;二是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对言论的限制必须慎之又慎,对谣言的治理和惩罚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行事。 -
语文课上的公民教育
在这59篇演讲词中,我特别看重的是那些质疑公权力的文章。对公权力总是睁大监督之眼,这是现代公民精神中特别重要的部分。在中国,这种精神尤其值得提倡。我们今天所说的公民精神、公民意识,是传统中国所没有的。 -
调查“中国人眼中的民主”
中国人想要什么样的民主?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政治文化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张明澍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人想要的民主,德治优先于法治;解决反腐败和群众监督政府问题优先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重视实质和内容优先于重视形式和程序;协商优于表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