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干、减肥针、防毒面具……公安部公布7起侵权假冒犯罪典型案例
买卖仿真气枪被判无期,一位妻子的十三年诉讼路
2010年,公安部涉案枪支弹药性能鉴定的工作规定,成为法官定罪量刑的“金标准”。但受访法律人士均表示,当时文件仅作为公安部内部文件下达,普通公众难以知晓。 新版枪标的核心草拟人曾公开表示,致伤和判刑是两码事,在量刑时应该根据具体案情,适当处理,不可量刑过重。 “‘历史时期’的案件是可以通过再审改判的。”事实上,亦有部分之前生效的仿真枪案的无期判决在两高批复后改判。涉中国公民被骗至境外遭非法拘禁案重要犯罪嫌疑人颜某磊到案
“指居”异化,最高检提出加强监督
2024年1至11月,检察机关纠正侦查活动违法31.1万件,立案侦查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徇私枉法、滥用职权、刑讯逼供等犯罪,依法立案侦查1627人。 202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召集了最高检、最高法、公安部和司法部的相关人员,对“指居”制度进行了专题讨论。打击猖狂的跨国电诈,如何根除身处境外的犯罪源头?
2025年1月17日,公安部对外表示,针对近期境外失联、被困人员家属发布的求助信息,公安部已部署各地公安机关全面摸排梳理线索,及时开展侦查调查工作,全力协调有关部门尽快查找解救失联、被困人员。 电信诈骗、贩卖人口、敲诈勒索,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跨国犯罪产业。而电信诈骗背后,更是无数中国人被骗、被引诱到电诈园区,被迫诈骗同胞,甚至被殴打、被杀害的暴力犯罪。 刑法“属人管辖”的规定,为中国惩治在海外针对中国公民的犯罪提供了法理依据。当然,这种管辖权要得以实现,通常情况下需要犯罪地国家的协助。公安部:缅北果敢“四大家族”犯罪集团案件陆续进入诉讼环节
九部门联合发文,明确家暴证据标准
境外有民族资产需要解冻?公安部:这50个项目是骗局
网上卖块表成了涉诈犯罪嫌疑人,反诈不应误伤无辜
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司法解释规定,“他人善意取得诈骗财物的,不予追缴”。公安部:用户不使用网号、网证也可以正常上网
“国家推行网络身份认证服务以后,用户多了一种更安全、方便的选择,原有的网络身份认证方式仍可继续使用”。 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2014年的35.9%提高到2023年的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