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只“生态杀手”引发的诉讼,中国首例
根据珠海市检察院网站信息,这是中国首例提起公诉的非法引进外来入侵物种案。就全国而言,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 巴西红耳龟觅食、抢夺食物能力强,主要危害是通过竞争把本地物种排挤掉。 《人民法院报》:刑法修正案(十一)引入打击外来入侵物种犯罪的三年多时间内,该罪名在实践中的适用为零。 -
法院应该受理“文科歧视”案吗? | 法眼
从既有的司法实践看,“直接利害关系”通常指向的是特定个人,但也有指向非特定个人的情况。在全国首例地域歧视案中,郑州市高新区人民法院将河南籍公民事实上全部纳入“直接利害关系”的范围。 在立案受理阶段,法院应当尽可能避免“未审先判”式的实体性审查;在保障当事人的诉权的前提下作出的实体性裁判,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有机统一。 -
全国首例涉“人脸识别”民事公益诉讼案背后:如何保护个人敏感信息
-
01:40
起诉“停止大象表演”败诉,野生动物表演等于虐待吗?
训练野生动物表演是一种虐待吗?近日,全国首例亚洲象公益诉讼案一审宣判,没有支持原告方“表演即是虐待”的主张,原因是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不禁止利用野生动物进行公众展示展演。 有网友认为,驯化动物是人类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不应简单否定。让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并能被观察的环境中,表现出最自然的行为,从而帮助和教育社会大众更好地理解自然,保护自然。比如狼的捕食行为,鸟类的求偶行为等。这样的动物表演是需要被保留的。 也有网友认为,像“大象选妃”“大象足球赛”等表演更多考虑的是娱乐性和视觉冲击,是违背动物天性的非自然行为。这样的动物表演毫无意义,应予以约束。 你认为动物表演该被禁止吗?来说说吧。 -
涉案金额近1亿,全国首例利用直播打赏洗钱案告破
-
没有直接证据,能否认定性骚扰?丨法眼
2003年全国首例原告胜诉的性骚扰案——“武汉市女教师何某诉上司盛某性骚扰案”就曾使用被告的品格证据。 在中国的性骚扰司法实践里,曾经有过运用间接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尝试。不过,在绝大多数性骚扰诉讼中,依然是要求原告提供充分和直接的证据,否则就以“证据不足”驳回起诉或者判决败诉。 -
两位石家庄农民评上职称:“国家证明我懂农业”
李永平多次提到,“种田也得讲究科学”,这是他在评职称占优势的原因之一。据他观察,大部分农民卡在了学历与年龄两项上。 有些六七十岁的老人认为于江经验不足,不愿意相信他。“之后我把(职称)证书给他们一看,就证明我确实是懂农业的。” 这是石家庄首次启动农民职称评定,但并非全国首例。早在2020年7月,浙江省便有四名正高级职称的职业农民。 -
全国首例,制售盗版“冰墩墩”、“雪容融”被判刑一年
据北京冬奥组委,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形象和名称属于我国法律法规确定的奥林匹克标志,未获北京冬奥组委的许可,任何人不得为商业目的使用“冰墩墩”形象和名称。 -
315位股民打赢飞乐音响案,1.23亿赔款仅为填平损失
飞乐音响案为全国首例证券纠纷普通代表人诉讼案,是近年来中国证券集体诉讼制度落地实施的标志性事件。 -
全国首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