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家基金公司2041只债基,谁跑赢谁跑输?|2024年度“金标杆”
在债市回调期,大型基金管理公司前三名旗下债基均展现出超越同类的风控水平和收益能力,回撤幅度明显低于同行。 排名靠后的大型基金管理公司均存在债基数量较多但超额收益债基较少的共性。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突出。如博时基金管理公司存在一个基金经理掌管9-13只债基的情况。 排名靠前的基金管理公司同时具备基金资产净值增速较快和超额收益债基较多的特征,排名靠后的基金管理公司则呈现基金资产净值增速较慢和超额收益债基较少的共性。 -
央行“放大招”,超5100只个股上涨
通过新设工具投放出的货币,可以直接进入股市,而且是卖债买股,不仅增量资金投入股市,还要把存量债市的钱挤出来。 人民币升值,为央行实施更加灵活的增量货币政策打下基础。 -
4万亿元存款“大搬家”,拥挤的理财市场面临资产荒
2024年4月份,人民币单月存款一改之前8个月连续正增长态势而掉头向下,存款余额骤减近4万亿元,减少额为去年同期的8.5倍。 2021年至2023年,六大行公司活期存款平均付息率由0.83%上涨至1.04%,走势与广谱利率(系列利率指标,主要指央票利率、基准利率以及银行间拆借利率等)相反,亦与个人活期存款利率逐步下探的趋势相左。 从银行存款体系离场的资金依然遵循了其固有的风险偏好,安全系数高且收益有优势的现金管理类及固收类产品受到投资者追捧。 2024年以来,以债券投资为主的固收类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表现有所回暖,成为存款搬家的主要去处。但在债市收益率已处历史低位且资产荒的压力下,理财产品收益或下行,因调整配置策略伴生的风险及收益属性也可能发生变化。 -
你以为不会亏本的银行理财产品,今年已有19.4%告负
“腰斩”的债券收益加上转型压力,银行理财子公司不得不大力发行“固收+”产品,将资金同时配置于股市和债市,加剧了银行理财净值波动。 “我们的银行理财一开始就没搞清到底要做什么,是做高净值人群的高风险产品,还是普罗大众的标准化产品,如果用高风险产品来吸引低风险偏好投资者,那就走歪了。” 为了提高债券收益,杠杆操作在银行理财的固收产品里并不少见。 (本文首发于2022年3月24日《南方周末》) -
地方债余额超31万亿,成为债市第一大品种
2021年末,中国债券市场的存量规模达到130万亿。 -
行庆系列之二:民生银行举办“跨周期·债市新思路”2021年度大湾区FICC论坛
-
保险股为何跌跌不休?
险企很大一部分投资了国债市场,低利率环境下,国债收益同样很低,险企的这部分收入自然下滑。 在当前对房地产行业去杠杆的大环境下,资金高度集中在地产行业的险企可能被爆雷的房企伤害,不排除险企进入买了爆雷、爆雷还得买的死循环。 -
大幅调高经济预期,美联储称缩减刺激为时尚早,目前无需对债市作出反应
本次会议的亮点是,美联储大幅上调了美国2021-2022年的GDP增速预期与2021-2023年的通胀预期,前者由此前的4.2%大幅上升至6.5%,如若达成,这将为1984年以来最快的经济增长。 -
“如果下调一家城投的评级,相当于得罪了一个市” ——信用评级为何失灵?
监管与评级挂钩,这是“父爱主义”的监管思路,即监管机构希望能够帮助投资者控制风险和保护投资者利益。但实际效果却不佳。 国内债券违约的历史很短,2014年才出现第一笔,可以说国内尚无环境来检验声誉资本。之所以过去违约少,是因为国内没有开放垃圾债市场,而能发信用债的大多是央企、国企,后者因政府背书,一直存在普遍的刚兑信仰。 在刚性兑付、市场违约率约束机制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大的情况下,往往评级标准最松的评级机构获得优势,因此容易造成市场上评级的虚高,也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 (本文首发于2020年12月3日《南方周末》) -
可转债市场“爆炒”剧情再度上演 游资“猛攻” 监管“灭火”
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可转债市场,再度迎来资金爆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