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恐怖分子没有国籍”,谁在操纵俄罗斯恐袭?
回顾 20年来的俄罗斯反恐斗争,其实可以总结的经验教训非常多。比如,情报搜集不准确、应对机制不够迅速、反恐行动中各部门配合协调存在漏洞、对人质安全重要性的忽视等。 恐怖组织会在全球招募成员,为了达到政治、宗教等目的,恐怖分子也需要依赖于国家和民族身份来掩人耳目,躲避追查。 而“伊斯兰国”恐袭背后牵涉的是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利益等因素,“伊斯兰国”还会利用俄罗斯与美西方的矛盾获利等,所以其应对更加困难,更不用说根除。 -
除了“伊斯兰国”,莫斯科恐袭幕后凶手还可能是谁?| 智库视点
恐怖分子“不选择隐匿藏入当地庞大移民群体,反而前往受到严格控制的边境地区,显示他们可能是被消耗掉的棋子”。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发表的专栏文章中表示,美国有意无意地插手组建极端组织,而极端组织肆无忌惮地在世界各地发动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这从另一方面证实了美国参与这次恐袭的可能性。 -
莫斯科恐袭:或是ISIS-K的征兵筹款宣传战
对于ISIS-K这样的恐怖组织来说,发动恐袭不一定是战略需要,而可能是宣传行为。就此而言,本次袭击目标是莫斯科还是纽约,其实并无差别。 -
143人殒命,二十年来最严重恐袭:莫斯科郊外的枪声
多名受访留学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事件后学校发出通知,呼吁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同时课程由线下改为线上,“线下复课的时间还不知道,要等最新通知”。 “虽然‘伊斯兰国’一方宣称对事件负责,但现在确定谁是幕后凶手还为时尚早。” “恐袭时间选在大选后一天,地点则是邻近首都莫斯科的小城。这样的巧合,很难让人觉得与大选无关。” -
92人身亡,“伊朗军神”陵园前的连环爆炸案疑云
“伊斯兰国”主动认领袭击事件有些出人意料,“为了彰显存在感并扩大自身影响力,恐怖组织认领、冒领甚至站出来为恐袭‘背锅’的情况并不少见。” 伊朗将继续加强对胡塞武装、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以及叙利亚的军事援助,支持其在红海地区加强袭击频率,并针对在叙利亚、伊拉克境内的美军目标展开袭扰行动,“但在与美以博弈的过程中,伊朗会尽可能保持克制,以不引发大规模战争为底线。” -
废除“370条款”三年后 印控克什米尔“恐惧重现”
印控克区的武装组织大体上分为三类,分别是当地由于宗教诉求或自治诉求形成的反印度当局的激进组织、由外国势力支持的反印度的武装组织和跨国恐怖组织(如“伊斯兰国”、“基地”组织)旗下的或受其意识形态影响的武装势力。 如果印巴冲突是克什米尔安全形势恶化的历史根源,那么“370条款”事件则是不可忽视的现实因素。 萨希尔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前印控克区中,很多当地人为恐怖分子工作。他们之中大多数为年轻人,混迹于平民之中,被称为“混合恐怖分子”。 -
拜登:“伊斯兰国”最高头目在美军袭击行动中自杀身亡
-
战争已经结束,恐袭却未消失 阿富汗“凛冬将至”
“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以下简称ISKP)是阿富汗境内的恐怖组织。ISKP与塔利班同属伊斯兰教逊尼派,但前者认为塔利班过于“温和”,双方近年频有流血冲突。这对“死敌”间的冲突,在美军撤离阿富汗后,显得尤为剧烈。 虽然塔利班颁布了基于伊斯兰教法的着装、出行等规定,但在喀布尔街头可以看到,执行情况不尽相同。“有一些女士没有遮面,没留胡须的男士就更多了。没留胡须的警察也照样在执勤、上班。” “用美国著名政治学者约瑟夫·奈的话说,阿富汗是国际社会强行拉入到现代社会的一个前现代国家。如果一味用现代社会或者后现代欧洲人的眼光来要求他,那可能吗?” (本文首发于2021年10月14日《南方周末》) -
智库视点丨美国反恐20年 ,依旧是“遏制思维”
美国的“反恐战争”继续以“国家”作为打击目标。先后发动对阿富汗和伊拉克的进攻,加强对朝鲜、伊朗的施压,无一不是“既有思维”的延续。美国针对的地区仍是传统的“边缘地带”,思维仍然是“遏制思维”。 在美国反恐20年间,还出现了“伊斯兰国”这种具有全球影响力,并且实现领土化、机构化、系统化,可以和传统“国家”相竞争的恐怖组织,可以说是对美国发动反恐战争一个最大的讽刺。 -
瞬间一周丨“伊斯兰国”介入阿富汗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