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比飞机折返,高铁临停救人为何更多见?丨快评
铁路公司可以容许患病乘客登车并且“急停救人”,而航空公司在这方面的条件相对苛刻,本质上是因为铁路运输的特性决定了。这种对照的背后,仍然是市场逻辑在发挥作用。 -
巴以冲突半周年,以色列在被世界抛弃?
每一次的冲突爆发,哈姆都会产生“逃离加沙”的念头,却从未实现过。联合国预测,如果以色列再次进攻拉法,将会有超过80万人流离失所。 “这次撤军只是以军一次战术的转变,是以军向其国内展示战争实力的体现。”汗尤尼斯是加沙南部最大的城市,在汗尤尼斯,以军已打垮成建制的哈马斯军队,将转入定点清除模式。 7名人道主义志愿者死亡备受关注,而逝去的几万巴勒斯坦人却没人关心,“这可以反映以色列右翼倾向扩大的氛围,他们不关心‘如何解决巴以问题’”。 -
封城、抓壮丁与回不了的家,2024年果敢洗牌战继续
刘蕊林说,缅军将军营驻扎在木姐城外,普通人很难出城,运货司机大多是绕路。她自己是不会去城郊山区的,“不知道谁又会在那埋地雷”。 逃离家乡的人越来越多。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统计,2023年10月31日至12月11日期间,武装冲突已导致缅甸13.6万人流离失所。 “如果不想去参军,那被抓者就得交罚款,大概三五百万缅币(折合1万至1.5万人民币)。” -
2023,战争与和平 | 南方周末年度盘点
一路颠簸的2023已经划上句号。回望这一年,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战争与和平是纷扰交织的关键词。俄乌冲突未休,巴以冲突又起。非洲卷起军事武装浪潮,缅北重燃炮火激战正酣。拉丁美洲同此凉热,毒贩猖獗、冲突四起,哥伦比亚的古柯产量创历史新高。 同样在2023,夹缝中也可以窥见和平的曙光以及人道主义。他们治愈世界创伤,提振人心——中东掀起一片和解潮,沙伊复交、沙叙互访。联合国远赴巴勒斯坦救济,135名员工在加沙地区不幸遇难…… 冲突和解、僵局破局,一图读懂2023的战争与和平。 -
“我宁可去死,也不会离开约旦河西岸去做难民”
我当时无法应对那种自由的感觉。我的大脑无法承受那种没有检查点、不再害怕道路上武装的士兵的感觉,这是绝大多数巴勒斯坦人民都不知道的生活。 即使是战争也有法则,其中包括尽可能多地保护平民,不切断对平民的人道主义援助,不瞄准医院,不使用磷弹等国际禁止的武器。 -
“加沙没有安全的地方”,巴以厮杀循环何时休
“哈马斯的行动对以色列来说是羞辱,因此以色列需要得到心理平衡。” “我不认为以色列士兵有能力袭击这些隧道,”但以方“会找到把哈马斯熏出来的方法。” “以色列也有很多顾忌的地方。”如果过度造成人道主义危机,或者是杀害了很多平民,最终也会激发阿拉伯世界的愤怒。 -
习言道丨人道主义是能够凝聚不同文明的最大共识
-
野泳溺亡索赔被驳回,成年人自甘风险应是社会共识丨快评
近年来,发生人身损害意外,哪怕是自己的责任,也要甩锅给别人,要求赔偿,成为一种风气。一些地方法院在类似案件审理中也会为了“维稳”而和稀泥,让依法不该承担责任的被告负赔偿责任,甚至判决虽然被告不用承担法定责任,但仍需进行“人道主义补偿” (本文首发于2023年6月8日《南方周末》) -
争议中的英国移民法改革:拒绝非法移民转正+放开合法移民渠道
恰恰因为这个“严峻环境”政策,非法移民害怕被抓捕和遣返,噤若寒蝉,不敢寻求外界帮助,使得蛇头们更方便控制,甚至更残酷地对这些人进行奴役性的剥削,导致了不少人道主义灾难。 -
震区手记:我们为什么关心土耳其
灾民现在最急需的物资不是食物,而是御寒取暖的设备,以及消毒用品、牙刷牙膏、内衣内裤以及女性卫生用品。 这是后疫情时代的一次全世界联合救援与帮助。在全球化时代,没有任何地方能够在区域性危机中独善其身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