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的“果实”|南周文化榜
2024年7月文化榜: 电影:《锔瓷》 图书(虚构类):《故事终结》 图书(非虚构类):《病非如此——一位人类学家的母女共病絮语》 综艺:《喜人奇妙夜》 展览(当代艺术):“相地堪舆:图像、田野和地理的诗学”(广东时代美术馆) 展览(文博):“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上海博物馆) 特别关注:巴黎奥运会开幕式 推荐人: 胡亮宇 北京语言大学教师,电影研究者 索耳 青年作家,“《钟山》之星”文学奖得主 罗丹妮 资深图书编辑,《三联生活周刊》出版总监 何天平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 陆思培 写作者、策展人,任职于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 颜海英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
养老院里的人类学家:“谈论养老生活永远不嫌早”
“田野调查期间与老老少少的交谈以及阅读《庄子》等书籍,改变了我对死亡和临终的看法,开辟了视死亡为朋友或老师的可能性。” 一位老人在午后去世,大家默默注视着护工把松松裹着遗体的褪色粉红床单提出来,砰一声把“物什”砸在金属推车上。推车给颠簸地推出去,午后恢复了一贯的平静。葛玫问一位老人对这件事有什么感想,对方回答:“我羡慕她。” -
对话人类学家项飙:怎么去面对已知无解的问题
“对老百姓来说,生活的目的不是批判,而是生活得更好。当然有很多东西值得批判,但要从他生活的目的里面出来,批判才会落到实处,便于他们的行动,然后可以在看起来不可改变的结构之下改变生活,改变人们的思考。” -
带着“励志计划”,一群年轻的“人类学家”奔赴他们的田野
这是一群象牙塔中的“励志青年”努力触摸社会脉搏的故事。通过中国平安的“励志计划”,他们走进乡村、走进工厂、走进职场,探索着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在“田野”中寻找答案。 -
专访人类学家萧凤霞:在“华南”之外,还有一个更宽广的“中国南”
她形容自己是一位“不安分的人类学家”,常常想要挑战既有研究范式,在碑林、族谱、祠堂和村民的诉说中,寻找历史与当下重叠的暗影,揭开掩藏在日常背后权力的呢喃低音。 “人家常常问我,你做了几十年南中国的研究,为什么你现在跑到中东和非洲去了。我说没问题的,对我来讲中国不是一个固定的地方,而是一个过程,哪些过程最有意思、最有需要研究的地方,我就去哪儿。” “人类学最要紧的就是培养同理心,了解和尊重他人……别让界限定义你,应由你自己定义你的界限。这些都是让我们可以被称为人的最大公约数,可以达到这个境界的话,你的学术就有了普遍的感染力,这也是我从文学中悟得的道理。” -
人文学科缩减缘于精英过度生产?人文课程应扩展、人文精神当光大
学者Peter Turchin描述了现代世界“Elite overproduction(精英生产过剩)”社会现象:太多自认有“治国之才”者,却连理想工作都找不到,失意之余,反而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譬如:《Bullshit Jobs》作者、人类学家David Graeber,就是“Occupy Wall Street(占领华尔街)”的策划者与领导者之一。毕竟,人文学科的文字和语言组织能力较强,煽动能力当然水涨船高。 -
是丁真“失真”,还是想象的“纯真”?文艺小资的自然崇拜何时休
哲学家的玄思、人类学家的学术、文学家的浪漫,固然可笑,却是“高贵的野蛮人”的戏码中最有观赏价值的一部分。这种自然崇拜、原始想象下沉到大众文化后,连观赏价值也没有了,只剩下可笑和做作。 -
人类学家的工作, 从变“哑巴”开始
在纳人的神话传说中,哑巴反而成了走运的代名词。达巴在仪式中讲述的部分故事就是以哑巴为主角,后者往往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运气,例如见证精灵们留下的奇迹并因此获益。在这里,语言能力的丧失意外地转化为某种神秘的祝福,径直通往真理和幸福 (本文首发于2021年01月07日《南方周末》) -
张玉环案外:两个家庭,两根“断骨”,彼此治愈
两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一个丧妻,一个丈夫蒙冤,都像是“断了股骨的人”。 在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论述里,人类文明最初的标志是“愈合的骨折股骨化石”——在远古时代,断了股骨的人,除非得到他人帮助,否则必死无疑,因为伤者不能打猎,也难逃野兽伤害。 宋小女经常性做这个动作,仰头、耸肩、提气、望着天、把眼泪逼回去,又露出爽朗的笑容,像是漫长岁月里练就的特殊本事。 在东山岛,人们以为他们是一对普通的、恩爱的结发夫妻,而不知道,这是一个背负着诸多苦难的重组家庭。 -
我们为何结婚,又为何不忠?生物人类学家海伦·费舍尔谈爱情、婚姻与家庭
“我们人类这个物种进化出的大脑,形成了这个模式——找到伴侣、一夫一妻、结婚、离婚、再婚、再离婚等等。我们的大脑没有真正为多妻或多夫而设,我们进化出了嫉妒心。然而在很多文化里,富有的男人可以找到多个愿意容忍的女人,原因在于他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