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成农村小学音美教师不足,乡村儿童精神需求问题待解
这个男孩父亲入狱、母亲出走,由爷爷奶奶抚养。他性格叛逆,成绩在30-40分徘徊。但在学习非洲鼓三四个月后,他开始积极学习,语文成绩甚至提升到70分。 全国仅有30%的农村小学在音乐、美术教师数量上能满足教学需求,而超过70%的城市学校能满足教学需求。 -
中部乡村办起了书院,却与留守老人和儿童无关
中部某省一个村寨,落成了一座乡村书院。书院的一次讲座上,主持人、分享人及台下的嘉宾用的都是一本正经的普通话,相互之间非常熟稔。看得出,他们是多年的老朋友,从天南地北赶过来,给老友捧场,以会交友。却很少看到当地人的面孔,我看不到留守儿童,我也看不到留守老人。 文化地理学中有一个提法,即“无地方的地方”,对应的英文是“placelessness”,核心意思指那些与原有地方没有多大关系的“新地方”“新场地”。 -
首倡及践行“科技美育”,vivo助力乡村儿童走向美好未来
-
联想基金会出资400万启动乡村儿童数字素养支持计划
-
守护乡村儿童健康成长,和新希望乳业一起“为爱上场,击响希望”
-
01:34
万世师表陶行知丨那年今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原名陶文睿,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被宋庆龄称为“万世师表”。1917年陶行知留学回国,当时中国有两亿文盲,七千万儿童无法接受教育。他深知教育才是出路。他将教师作为毕生的事业,“招募一百万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创办一百万个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要帮助那些最普通的中国人都识字,要使个个乡村都得到光,合起来形成中国的伟大的光。1946年7 月25日,陶行知先生病逝,但他留下的教育精神,到今天依然发人深省。 -
西贝的公益计划中,藏着一座座乡村儿童操场
-
困在手机里的乡村留守儿童
武汉大学副教授夏柱智课题组的调研显示,农村青少年群体是手机成瘾问题的重灾区,尤其对留守儿童而言,已经到了濒临失控的地步。 《南方人物周刊》与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调研数据显示,城市家长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管控更严格,学生手机成瘾程度更轻。 在“知识改变命运”的狭窄通道上,短视频、手游为留守儿童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同时也让现实里的道路变得更黯淡。一位从业43年的乡村教师感叹,“手机毁了一代农村的孩子。”与此同时,他也困惑,手机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智能产品之一,对封闭的缺乏引导的乡村孩子而言,究竟该如何与之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