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向善的注脚,是创造属于“人”的发明
AI时代,我们依然在一届又一届的戴森设计大奖的获奖者身上看到了“人”的不可替代性和主体性,而这也印证了戴森始终信奉的“原创思维,突破创新”的理念。 戴森正通过创新科技以及其背后独特的工程师文化,解决那些常被人们所忽视的问题,塑造一个创新驱动的未来。同时,这也让年轻一代的新生力量看到成为发明家的可能,以创新之力,绘制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
“遥控下级法院审案”背后:上级法院指导办案的边界
案件被识别标注为“四类案件”后,法院院长、庭长可以针对审理中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采取监督管理措施。指导意见中,主要强调的是本级法院内部的监督职能。 出现院长、上级法院遥控指挥庭审的情况,原因之一是指导意见中并未厘清监督指导的界限在哪里,“监督指导如何尊重审判组织的主体性,如何依法进行,还是相当模糊”。 -
张莉谈女性文学阅读与写作: “一个新的女性写作时代正在到来”
毕竟历史上经典作品那么多,也不一定都有女性意识,我们大可不必画地为牢。所以要学会审慎地阅读,要做不容易被说服的读者,要成为有主体性、有判断力的读者。当这样的读者越来越多,读者的女性意识会反过来影响创作者们的创作。 现在写女性成长历程的作品很多,但如当年那样尖锐而深具问题意识的作品却是稀少的,文学影响力也有限。 (本文首发于2022年12月22日《南方周末》) -
老子深远矣!
如果用“仁”这一有着最高人道主义精神的说法来描述,老子这种不以“仁”为出发点的为政方法,因为为所有人都保留了自由自主的可能,对他们各自的主体性加以了保护,可以说反倒成就了天地间的“大仁”。 (本文首发于2022年7月7日《南方周末》) -
作家刘恒:年轻时把文学当匕首,年老时当拐棍
“攻击性和批判性体现了文学的主体性和人类自我反省的本性。这是人类进步的基石之一。当然,首要的是自我攻击和自我批判,向自身的缺点开刀。” “还讲那些四平八稳的故事,似曾相识的故事,或者是不疼不痒的主题,你写它干什么?”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趾高气昂地践踏礼俗传统、高举“现代性”才是不折不扣的迷信
要知道,活态地存在于现实民间、化中华传统文明理义于日用伦常的风俗礼仪习惯等等,才是有人间烟火气的活生生的“中国”与“中国文化”,才能在外来文化之前保持我民族主体性。若择以浪费、不安全、不环保等等细故,罗以“封建迷信”之重罪,敷以低碳、安全之名,欲禁毁消灭之,是虑事不周、展望不远也。严重地说,是在毁中国文化的根基。 -
疫情下的网络教学,能实现教育的美丽吗?
如果我们把教育的目的设定为呼唤孩子的主体性意识,就会在事前给予孩子丰富的课程选择,让他们思考自己的兴趣;在课中观察他们的表现,甚至和孩子一起参与其中;在课后与他们一起讨论课程,并且根据孩子的意愿和反应及时调整课程。 -
种族主义依然是美国的难题
如果激进左翼与激进右翼都只站在极端立场去猛烈抨击对方,直至走向暴力,而不是在保留主体性差异的同时寻求沟通与妥协,一旦遇到经济社会环境恶化,任何一个社会都会面临日渐“极化”,从而被撕裂的危险。 -
注重学术从业者的主体性
匿名审稿确有必要,但不必迷信。不论大学还是刊物,首先要注重自己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