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22
COP29中国代表团团长赵英民解读资金议题谈判
2024年11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拉开帷幕。近两百个国家代表齐聚一堂,讨论地球和人类的未来。COP29被认为是一届“资金大会”,焦点之一是,各缔约方要谈判新的气候融资集体量化目标。在巴库会场,COP29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的专访,解读资金议题谈判。 -
绿色幻象?穿越金融漂绿的迷雾
随着环境和社会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漂绿”的外延渐渐从大众消费品扩展到金融领域,双碳背景下中国绿色金融快速发展,借他山之石,认清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潜在问题,尤为重要。 -
专访经济学家Bolton:气候变化正影响所有经济部门
国际能源署报告显示,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产能要增加三倍。我认为可能完不成目标,一方面投资速度不够快。另一方面目前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思路是增加容量,但应该是取代化石燃料。 全球电动汽车的销售比例是多少?很小。产能过剩只是一种错误的定性方式。即使在中国内部,从现在到100%电动汽车,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所以不存在容量过剩。 我相信气候议题能与政治分开。因为商界参与了,金融部门参与了。即使在美国,联邦层面所缺乏的东西也会被州和市层面的行动部分抵消。 -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ESG信披与评级二合一平台
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中国特色议题,但议题实质性仍待挖掘,需要聚焦投资者、监管机构、员工、消费者等利益相关方关注的可持续发展痛点问题,拟定针对性披露要求,同时加快建设中国特色ESG信披与评级二合一平台,降低ESG信息披露和评级的难度和成本。 -
“没有中印参与,全球重大议题很难解决”:访印度前驻华大使
我在中国工作了很长时间。但那时候,我都是以外交官员的身份在中国工作。而今天,我是以研究中国问题的印度普通公民的身份到中国参会,试图读懂中国。这是两个不同的视角。 历史上,两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但后续落后于世界发展,如今中印正在重新崛起,“双方应该互相支持”。中国和印度很像,我们可以学习彼此的经验。 印度将保持独立的外交政策,在某些议题上,我们会和美国日本合作,但在一些问题上,我们也可能与它们存在分歧。 -
“巴基斯坦可以从中国学到很多”:专访巴参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
我第一次来到中国是1970年代。那时的中国很贫穷,被世界孤立。而今天,中国变得富强,成为了全球领导者、引领全球化。 当时我身上只带了200元人民币,但我觉得自己像一个“百万富翁”。因为无论我怎么买,都没有把钱花完。当时中国商品的价格实在是太便宜了。 负面的声音来自于外国的宣传。他们来自于错误信息、虚假故事和假新闻。我们必须对此进行反击。这是未来十年“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的最大挑战。 印度应该与北京、加德满都、达卡、科伦坡合作,这是地区性的议题。未来属于这个地区,而不是欧洲或者美国。 -
北京香山论坛:大国小国,平等对话
南方周末记者观察到,平行分组会议和研讨活动中,有5场会议以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南方”为主题,超过一半的发言嘉宾来自于发展中国家。 在过往9届论坛中,主题涵盖“亚太”字眼的论坛多达6届。随着论坛性质发生重大转变,议题范围也从亚太事务扩展到全球问题。现在,它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亚洲安全防务对话平台。 -
全民健康议题之下,华润紫竹药业以多元公益探索助力健康中国
-
蒙特利尔15小时:全球生物多样性“新框架”诞生记
先在资金问题上突破,铺就为会谈兜底的地板,再上调保护目标力度,使地板成为撬板——这一谈判策略事后证明是解锁COP15成果的关键。 在官方闭幕时间前完成会议重点议题谈判,在环境外交史上实属罕见。 作为主席国的中国,没有强加中国元素,而是扮演诚恳搭桥人的角色,用娴熟的程序设计包容和调和了各方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