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余家城商行加剧分化,首尾两家资产规模差百倍
在城商行整体规模呈现“缩表”态势之时,部分成员亦在进行幅度不小的“扩表”。 北京银行、江苏银行和上海银行资产规模突破3万亿元,位列城商行群体前三。而成都银行和长沙银行也首次迈入万亿俱乐部行列。相比之下,资产规模最小者是宁波东海银行,仅有139亿元。城商行梯队首尾两家资产规模相差近100倍。 在总资产排名前15的城商行中,位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商行有5家,分别为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和杭州银行,其资产总额占据前15家城商行资产总额的近半壁江山,碾压西南、中部、京津冀和大湾区等区域。 在不良贷款率水准排名前15的城商行中,位于长三角一带的城商行有8家,且排名在一众银行中靠前,不良贷款率均低于1%;而在拨备覆盖率的排序上,长三角区域城商行亦呈现出“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的从容之势。 -
国务院副秘书长集中调整:二人履新,三人卸任丨 时政周报
多地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北京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 郭树清不再担任央行党委书记职务,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接任。 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原副行长陈枫被指是“逃逸式辞职”的典型,是国有金融企业领导干部以贷谋私、风腐一体的典型。 青海省委书记陈刚:决不允许由风及腐的链条死灰复燃。 一周时政新闻回顾(2023年7月1-7日) -
苏州银行业为何“卷”声载道?丨“金融生态深调研”②
3月末,苏州制造业贷款在全部贷款中占比19.45%,高于深圳和上海。 “没想到国有大行也下沉和我们抢生意。一直沉到农村。” 苏州的银行业早在10年前已“卷起来”,近年来更是“深卷”。但苏州银行业的“卷”,不是恶性竞争或单纯价格战。 苏州是唯一连续多年坚持披露全市银行业不良率的地级市,更是唯一曾经把不良率写进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的大中型城市。 -
“苏州实践”何以成为样本?丨“金融生态深调研”①
苏州虽是“鱼米之乡”,却无山海可依,更不是交通要冲,但常年稳居城市工业总产值三甲,与深圳、上海联袂上演“中国工业第一城”争霸赛已达20年。 苏州在“企业融资便利度”指标上获得满分,居全国领先水平;而苏州金融监管部门发布的信息显示,苏州2022年末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仅为0.44%,与一线城市相比已连续多年保持最低水平。 调研结果显示,苏州实体经济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发达程度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良好的金融生态是重要原因之一。 -
新规重拳治乱四个月,信用卡整改雷声大雨点小?
规范催收是最为普遍的整改行动,但仍有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两家国有银行,以及民生银行、上海银行等4家股份银行、地方银行尚未进行公示。 对于一般客户来说,一家银行持有一张信用卡就足够了。即便面对不同场景,信用卡附带不同优惠和用途,比如跨境支付,也不会超过个位数,多出来的信用卡,多是银行任务冲动。 “在信用卡业务完成整体优化之后,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如此激烈的竞争之下,各家银行如何形成信用卡业务的独特竞争优势。”曾刚说道。 -
“史赛克·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中银金租”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备忘录》
-
百年中国侦探小说Ⅵ:一百年前的“扬名立万”
1920年6月7日的“阎瑞生谋财害命案”一度轰动上海滩。银行买办阎瑞生因赌欠债,看到福裕里怡红院名妓王莲英身上首饰价值不菲而见财起意。 -
大V不满服务怒取500万,上海银行称已回看监控
-
同济大学教授万立明谈百年“红色金融”: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
发行公债、股票,成为革命根据地筹集资金、解决财政赤字的主要手段。 新中国成立后,陈云“临危受命”,在上海打赢了没有硝烟的“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1980年代末“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信托投资公司静安(上海)证券业务部”设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真正活跃了起来。 (本文首发于2021年5月27日《南方周末》) -
上海也有大行惊现房贷停贷!多数银行额度吃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