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里的阐教截教之争,实为商周之际的宗教变革
阐教门人多是人,而且绝大部分是男神;截教门人有很大一部分是半人半兽,而且女神较多。截教、阐教其实分别代表了史前巫教和历史宗教,这两个时代的宗教,性质截然不同。《哪吒2》与《封神2》为何一个大获成功,一个不如预期?
《封神2》和《哪吒2》都把主角推到了同一处境里。他们对现状不满,他们要反。那么,大破之后如何大立?他们能如他们所想建造一个新的世界吗?他们一定不会变成他们鄙夷的人吗?现在团结的人将来还会团结吗? 屠龙的少年都不觉得自己会成为恶龙,可是屠龙者成功后会走向何方,这是我希望在《封神3》和《哪吒3》里看到的。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从太乙真人到哪吒:《封神演义》是一部精彩的道教宣传品
《封神榜》的出现,将传统的道教形象深植于民间,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普及与宣扬。站在今天的传播学理论上看,《封神榜》的作者不仅精通道教,还通晓现代传播艺术,知道用户在哪里,更知道如何牢牢吸引受众眼球。再谈哪吒:是小英雄还是二世祖?
《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中的哪吒,其实是“护教恶哪吒”和“殷郊唫哪吒”的“融梗”,很多地方都没融好,埋了很多坑。所以后来的影视作品,也都在努力填坑。魔童闹海:哪吒为什么和龙过不去?
《封神》最奇怪的地方,还不是哪吒作为正义一方却蛮横无理,而是李靖一个唐朝人,却跑到商朝当起了明朝才有的官儿“总兵”,儿子还有个印度名字。等待《封神》上映那几年,家人还以为他进了传销组织
王朝三百年,忽然就有了马?殷墟之谜不只甲骨文
在早商和中商时期,考古学家没有发现任何家马的考古遗迹,既无马骨遗存,也无马车构件。这些东西在殷墟的晚商时期突然出现,并且作为新生事物的马车已经具备了极高的“科技含量”。从“四大奇书”到“四大名著”:《金瓶梅》《儒林外史》为何没入选?
就像现在有些文艺比赛,有专家评分,有观众评分,最后看综合得分。现在这个“四大名著”的说法,也是一个综合考量的结果:《儒林外史》等等是被群众打分淘汰掉的,《封神演义》等等是被专家打分淘汰掉的,最终胜出的就是这四部了。《封神》是属于电影院的电影丨记者手记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最强暑期档:票房首破200亿,国产电影占八成
今年暑期档,票房一直坚挺,共有140部影片上映,涵盖现实、神话、悬疑、亲子、体育等多种题材类型。《孤注一掷》《消失的她》《八角笼中》《封神第一部》四部票房破20亿元的影片并驾齐驱,多类型影片涌入,共同助力“史上最强暑期档”的诞生。 据《2023年暑期档电影市场洞察报告》,2023年暑期档国产片票房占比为87.58%。此消彼长,好莱坞大片为何在中国电影市场“失宠”?国产电影如今又是如何抓住观众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