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价彩礼”是传统婚俗吗?
古代社会正式婚姻强调对等性,朱门对朱门,竹门对竹门,这个对等性是指在各个方面的对等。这种对等性在婚姻中表现为缔约双方对经济条件认识的相对一致性,如果一对鸡、一斛酒对男方家庭来说是相当郑重的礼仪,那么对女方来说也一定是这样。这决定了彩礼并不会成为沉重的经济负担。 -
调研“天价彩礼”十五年,学者靳小怡的观察与解法
对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和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彩礼减去嫁妆费用的“净彩礼支出”在1984-1999年间增长了30.32%,而在1999-2013年增长了471.57%,后者的年均增长率高达13.26%,远远超出同期GDP增速。 “从公共治理的角度说,要治理天价彩礼,说到根上还是要提高女性的地位,要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 -
“江西1888万天价彩礼”似成罗生门:知乎平台当对发帖者发起调查或协助调查丨快评
“1888万彩礼”两度发酵,终成公共事件。知乎平台可自行发起调查或给调查者提供便利,结束目前整个事件罗生门或雾中看花的状态。这对知乎平台的声誉或是一个及时的拯救,甚至是一个很好的提升。不少人调侃知乎作者动辄“谢邀,人在美国,刚下飞机”,知乎平台是“分享你刚编的故事”。重大的谣应该辟、重大的假应该打,遮蔽重大真相的迷雾应该廓清,这既是平台声誉所系,也是公共利益所在。 -
“天价彩礼”起于本地适婚男女比例失调,政府打击能否奏效丨快评
这些地方经济相对欠发达,适婚男女为了谋生往往都要去长三角、珠三角或大城市打工,并且由于社会对两性期待不一样,女性在城市扎根的条件比男性低,有一份体面工作即可安顿下来,导致返乡女性比例要低于男性,或者反过来说,适婚女性外流率要高于男性,再加上当年新生儿性别比本来就男性畸高,从而令男性竞争的态势更加恶化。婚姻市场同样遵循供不应求、价格上升的逻辑,这就是高价彩礼的由来。 -
万人拒不归还“天价彩礼”上征信:结婚难的现实不容忽视
彩礼纠纷司法实践上,法官在判决前会进行调解,一旦接受调解,“私了”,这钱顶多只能拿回大部分;但如果拒不接受调解、要求法官依法判决,根据法律规定全额返还是很明确的。 (本文首发于2022年4月21日《南方周末》) -
“天价彩礼”是症不是病,背后的长期因素是男女比例与城市化丨快评
要解决天价彩礼这一“陋习”,只靠倡导恐怕很难奏效。因为其产生的土壤,城市化、男女比例失衡,及其背后的观念问题,都是长期因素。城市化是自然趋势、正常趋势,不可能通过逆城市化来解决城市化带来的次生问题;男女比例失衡的纠正,可能至少需要一代人才能解决。 -
破除天价彩礼等陋习!17地被列为第二批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
-
婚俗改革“国家队”为何是它们:商谈6小时,彩礼降6万
2021年4月,民政部公布15个全国首批婚俗改革实验区名单,实验时间为期三年,后续还将公布一批。这场婚俗改革遍及全国,“有了‘国家队’,还需要‘省队’。” 宝鸡市金台区的经验在于整治天价彩礼和婚事简办。大槐树村成立了村民自治的红白理事会,派有威望的村民入户“游说”。姜花结婚时彩礼降至6万元,便是红白理事会和她母亲商谈近6小时的结果。 (本文首发于2021年6月24日《南方周末》) -
抵制天价彩礼和低俗婚闹,最终要靠什么
这些问题要得到根本的解决,关键还是中国的城市化进度加快和各地经济得到均衡的发展。我们试想一下,北上广深的男女青年结婚,女方家长会因彩礼不满足要求而不许女儿上车么?基本不可能。同样,那些低俗下流近乎暴力的婚闹,更不会有生存的土壤。 -
“天价彩礼”的根源在哪儿
天价彩礼的根子在于男女比例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