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的“富贵病”,农村发病率为何超过城市?丨世界高血压日
过咸的饮食习惯是诱发高血压的重要因子。而农村高血压高发病率背后,是低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患者重视不足、开药拿药不便、医师水平参差不齐。规范化培训村医,能够有效干预农村高血压的发展,研究成果两度发表于顶级期刊《柳叶刀》。 -
“三无”农药畅销,樱桃、蒜等小宗作物用药求解
2024年3月15日,大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闫明伟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市县两级农业农村、公安部门已经对生产授粉药的黑作坊设备进行了查封,将相关涉嫌假农药扣押到仓库。按照执法程序,下一步大连市农业农村局将对扣押的涉嫌产品进行检测,根据检测情况开展立案调查,也已做好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的准备。 登记一个新农药的费用一般需40万至60万元,参加一款小宗作物农药联合试验的企业数量在10家左右,加上政府补贴,每家企业的成本往往仅需两三万元。 用于防治大白菜菜青虫的农药,可以延伸到十字花科的其他蔬菜,如小白菜、花椰菜、萝卜等。有的还可以跨科延伸,如豇豆/豌豆白粉病农药,不止延伸到豆科蔬菜,菊科(莴笋、茼蒿等)、伞形科(芹菜、胡萝卜等)也包括在内。 -
农村慢性疾病自报率低,健康不平等如何影响我们?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高血压、糖尿病这类疾病的发病率在城乡是一样的,但农村人群自我汇报的发病率低于城市。城乡之间的疾病知晓率、治疗率和发病率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农村中老年人自报比较多的是疼痛类疾病,这也引人深思。这些巨大的系统差异都反映了城乡之间高效优质的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差别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农村再现疫情怎么办?全国人大代表张全收建议村医入编
“农民看个病动辄去县城、到省城、进京城。村级卫生室建设标准低,特别是村医的身份首先还是农民,还要从事农业生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就是空谈。” “目前相关部门对乡村医疗机构的监管大多是这个药不能开、那个病不能看、什么诊疗手段不能用。而指导基层医生怎么诊治、如何检查、科学用药等服务提供得较少。” “正常年份,现有的乡村医疗体系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一旦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就非常突出了,特别是在偏远农村,短板更加明显。” -
防涝又防疫,河南与疫病赛跑
此次郑州疫情既有暴雨给院感控制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暴露出少数医院在落实院感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 农村地区灾后防疫十分棘手。“相比于城市,农村的卫生条件可能稍差一些,所以特别要注意动物、垃圾和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家庭中的粮食可能受潮或被浸泡污染,需要及时替换更新。 河南是畜牧养殖大省,暴雨洪灾过后,被水淹的养殖场极易造成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流行。“我们首先要保证人员的安全,人员处理好,才能组织起人力物力进行打捞(尸体)和消杀处理。” -
精神病人伤童官司: “社会捐助已弥补”,一审不判赔引争议
2020年10月21日,四川省隆昌市一审法院并未支持索赔医药费的主张,认为“社会捐助已弥补”,一时间舆论哗然,网友追问:“大众的爱心能为侵权人埋单吗?” 这场官司背后,是被忽视的农村精神病人,在社区的安全防护网失效后,终酿一场悲剧。悲剧发生后的五百多天,两个家庭都深陷困顿、无助和愤怒中,倍感煎熬。 包括黄守方在内,没有人察觉王丽云病发的蛛丝马迹。村医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依照随访要求,事发前十余天,他见过王丽云,“状态挺稳定的”“病发可能是天气太热的缘故”。 对于两个家庭,这五百多天,煎熬已是一种常态。小雨家打官司索要的18万赔偿包括医药费等多项费用,但在言谈诉说中,更像为了缓解这个家庭对孩子未来怎么办的焦虑。 (本文首发于2020年11月12日《南方周末》) -
当农村遇上阿尔茨海默病:走丢的老人与困守的子女
-
迟到的农村防疫:1个鄂西村医,44名武汉返乡人,来不及测的体温
在武汉之外的湖北农村,1月23日,才是众多村民意识到疫情严重的“关键日”。在那天,武汉开始“封城”。 与突如其来的巨大防疫压力不相称的是,全村只有一名医生,村医无法每天找到这44个人,为他们检测体温。 当天晚上,有人在村微信群里询问村干部,“我们村有登记武汉来的人员吗?” 有人质疑为什么老人可以拿到口罩。医生解释:“年纪大了,容易得这个病(肺炎)。” -
最新全球研究称肥胖是“农村病”,中国农村女性趋势更严峻
《自然》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农村地区持续上升的BMI(身体质量指数),是导致过去33年中低收入、中等收入地区以及整个世界BMI上升的最大元凶,这一研究也颠覆了城市生活方式是全球肥胖流行因素的主流观点。 -
专家解读非洲猪瘟热点问题:仍将散发但暴发可能性不大
自今年非洲猪瘟首次在我国发生以来,已有20个省份相继出现疫情。23日,在农业农村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副主任黄保续、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冯忠武回应了公众关注的相关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