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合拍,土豪去哪儿了? 《夜莺》案例

“中国人觉得电影是个艺术品,但法国人觉得电影是个消费品。要让两方面人都接受,本身就是个问题。更不要提中国市场有多复杂:大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观众品位完全不同。”

责任编辑:袁蕾 朱晓佳 实习生 刘维

拍中法合拍片《夜莺》,最让导演弥勒(左一)头疼的不是文化冲突,而是资金问题。电影找不到法国投资方,中国土豪也没买账。制片人宁宁几乎投进了自己的全部家产,现在还不知道能收回多少。 (剧组供图/图)

哪怕四年前,法国导演菲利普·弥勒都没想到自己会每天学中文、待在中国、和一群中国人拍一部华语电影。

2002年他的电影《蝴蝶》在法国上映,票房一般。三年后,这部电影却在中国网络上大热。《蝴蝶》是部“治愈系”电影,讲述一个老爷爷收养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一起去山中寻找名为伊丽莎白的蝴蝶。旅程中,爷孙俩讨论人生、产生亲情,慢慢向读者展示两人背后的家庭——他们都曾有道破碎的伤疤。旅程后,伤疤愈合。

2009年,弥勒来到北京参加中法文化年,碰上北京的投资人,手里有着和《蝴蝶》差不多的预算——2000万人民币,又对他感兴趣。弥勒开始考虑:在中国,和中国人一起拍部电影。

“我告诉我的法国朋友,我要去中国拍片了,他们嘴上说真有趣啊,心里可能还有一丝嫉妒。”弥勒满面红光地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满头白发,衬衫几乎包不住肚子,“法国人每天都在谈论中国,但很少有人真的会来中国。对我来说,时间飞逝,不冒次险就来不及了。”

2014年5月初,中法合拍片《夜莺》将同时在法国和中国公映。这部由李保田、秦昊、李小冉主演的电影,是2010年《中法电影合拍协议》签订后,启动的诸多中法合拍片中的一部。

走,到法国分票房去

2010年4月29日是中法合拍电影的关键时间点,法国总统萨科齐访华,法国文化部长弗雷德里克·密特朗和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局长王太华在北京签署了《中法电影合拍协议》。协议规定,只要被认可为中法合拍片,即可在两国均被视为“本土片”,不占进口买断片名额,也不占用分账大片名额——简单说,有点像当年CEPA之后,香港电影和内地电影的关系。

对法国人来说,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机会无限;对中国人来说,冠着“中法合拍”、“国际制作”的名号,电影在国际市场上更有卖相,还能分担国内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