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两语】“容纳众说”见雅量

从鼓励发言者“不用委婉表达”,到强调“再不好听的话我们也要听”,李克强示范了一种“容纳众说”的民主人格。可容纳众说谈何容易?不少人(包括媒体)是自己不欣赏就倾向于否定。而这种粗暴狭隘的态度,有时会让公众错过一些具有前瞻性的高见。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刘孟宇

从鼓励发言者“不用委婉表达”,到强调“再不好听的话我们也要听”,李克强示范了一种“容纳众说”的民主人格。可容纳众说谈何容易?不少人(包括媒体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4)


回复

2014-05-01

《联合早报》报道周永康他们被知情人士透漏贪腐了900多亿。有的人家人生病连9万都拿不出来病死了。这些所谓的上层是不是太渣滓、可恶至极!社会主义的中国是不是快被染黑了!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将革命进行到底!有能力的朋友转发100下。

回复

2014-04-14

仅仅只是依靠领导者个人的道德水平以及个人修养来“容纳众说”并不靠谱,会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最能“容纳众说”的必须是一种能够发表各种不同观点与意见的政治制度做保证。有了制度保证方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才会有“百家争鸣”, 才不会因为某某说“错”或真的错了,某某写“错”或真的写错了,就以“莫须有”罪名把人弄进监狱或者戴上什么“XX份子”的帽子,成为“阶级敌人”入“永不翻身”的另册。以此来惩戒那些“乱说乱动”的人。或许真理就在某些“乱说乱动”的人手中,几十年不问是非、不管黑白、进了那个庙堂就烧香、见了大菩萨就磕头,参加会议一律都投赞成票的“机器人”手中则难觅真理。

回复

2014-04-13

这只是政治家的宣传,你还真信你能言论自由?

回复

2014-04-11

“见雅量”是否可以理解为作者委婉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