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没谁一统江湖了” 文物鉴定专家是怎么回事

养成鉴定大师的时代已一去不返。“博物院馆员按国家规定不能进行个人收藏,而徐邦达那代人,大多是世家旧族,临习过画,有收藏购买的经验,这是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李宏宇 朱晓佳 袁蕾 实习生 刘维

2014年4月8日香港苏富比春拍,刘益谦用2.8亿港币拍下了“明成化斗彩鸡缸杯”。1949年香港藏家仇焱之以千元港币购得此杯后,1980年、1999年,“鸡缸杯”两次在香港苏富比被拍卖,后一次拍出的价格是2917万元港币,在当时已经是“天价”。行内公认眼光最好的,是“贩子”们。 (CFP/图)

鉴定的诱惑

陈传席很早就给人鉴定字画。过去他“以贫困为光荣”,谁找他写文章证明真伪,给钱,倒觉得是侮辱他。

1993年中国的文物交易开始合法以后,他渐渐意识到,“你贫困潦倒,别人却用你的文章来赚钱,这不合适。”他顺应市场潮流,开始帮人鉴定、写文章,收费。

最早帮人鉴定一幅署名黄宾虹的画,写篇文章,一千多块钱。后来,请他的人出价越来越高,找他的也形形色色。“鉴定费”没有定数,还得看作品,作品价高,鉴定费也就高。

最贵的一次,几个民间藏家集资近1亿人民币,买了一件号称是北宋某著名画家的作品。藏家中的一位找到陈传席,拿出一大堆资料,“真是多,古籍上的记载、史文上的记载,还有档案上的记载、印章的记载,真是下了功夫,专家找也要花十几年”。

藏家请陈传席写篇文章,证明这件是真迹,他们准备了2000万,其中1500万给陈传席,另外500万打算再找两位权威人士。

“如果是真迹,卖十个亿不成问题。”陈传席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结果发现是假的,“股份最大的那位把别墅都卖了,他知道了恐怕会自杀”。

陈传席最后写了篇文章,证明这不是真迹,但可称作同一流派的老作品,“润笔”从2000万减到了200万。

“有人出钱让你把假的讲成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