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产权改革争议20年

围绕国企产权改革这一中国转型的焦点议题,争论旷日持久,政策进退反复。在目前剩余的国资正在努力“做大做强”的背景下,主张改革者认为“要叫醒躺在被窝里的国资,必须民营化”,反对者则祭出三大理由。

责任编辑:肖华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汪乐萍

围绕国企产权改革的争议,20年来从未停止。 (CFP/图)

围绕国企产权改革这一中国转型的焦点议题,争论旷日持久,政策进退反复。在目前剩余的国资正在努力“做大做强”的背景下,主张改革者认为“要叫醒躺在被窝里的国资,必须民营化”,反对者则祭出三大理由。

一场从未停止的角力

国企需不需要产权改革,要不要私有化、民营化?同样的争论可以追溯到20年前。

1992-1994年,山东县级市诸城的地方官将大面积亏损的市属国企进行私有化,引发学界对国企产权改革的大讨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两位创始教授林毅夫与张维迎展开论战,张维迎教授认为国企的体制残缺是不可救药的,国企改革的唯一出路是改变其产权或所有制基础,让国企变为非国有企业。

林毅夫教授则认为企业能不能搞好跟私有制或公有制没有必然联系,国企的问题并非在于产权不明晰,而是因为国企有政策性负担,改革的当务之急是为国企减负,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与环境,并以此硬化其预算约束。

虽然学者间的辩论针锋相对,但决策者却兼收并蓄。接下来的国企改革吸收了双方的主张,一边剥离国有企业的住房、养老等各种社会保障职能,债转股,剥离不良资产,注入资本金,工人大量买断工龄、下岗分流;一边“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大量中小型国有企业以产权改革的名义被私有化、民营化。

但双方的主张又并未被彻底地采纳。对于产权改革的倡导者来说,民营化和私有化只发生在非关键行业和领域。林毅夫所主张的“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与环境”的目标,在“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国企管理体制下也未完全实现。

产权改革是接下来的主旋律。1997年中共十五大决定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从竞争性行业退出。1998年到2003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户数从23.8万户减少到15万户,减少了40%。当时的背景是,1998年三分之二以上的国有企业亏损,全国国有企业加起来的利润才213.7亿元。

至2004年,“国退民进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