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两语】廉政表态行得通吗

在浮夸和说谎充斥各个角落的环境下,民众对那些在台上大讲廉政、台下大搞腐败的官员早已见惯不惊。窃以为,不承诺也罢,承诺反倒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有时候,保持沉默并实实在在做一点事,其效果远胜于喊口号、签承诺。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林宝玲

近期,各地掀起一股廉政表态风,“坚定信念、牢记宗旨、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云云。对此,主流媒体一片叫好,但民间却是反应冷淡。仔细分析,我们应能体会各级试图以承诺的方式缓解公众愤恨情绪的良苦用心。可惜在浮夸和说谎充斥各个角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9)


回复

2014-04-11

我是来看热闹的 如果中共还有救 这世上就没有童话故事了

回复

2014-04-10

我丝毫不怀疑“制度”对于反腐的重要作用。然而,制度如何有用呢?

回复

2014-04-09

可以读一下。

回复

2014-04-08

中国人不怎么把“誓”放在心上。承诺往往只有效三秒。婚姻如此,政治更如此。西方国家的“誓言”就很管用,可能还是文化不同吧。 官员承诺是必须的;不遵守承诺,那就要制度跟进了(有问题的官员,谁推上去的?他又提拔了哪些人?这些人怎么能安然?)。

回复

2014-04-08

闷声大发财

回复

2014-04-07

《联合早报》披露周永康集团被知情人士透漏贪腐了900多亿。家人生病连9万都拿不出来病死了。这些所谓的上层是不是太渣滓、太可恶!社会主义的中国是不是快被染黑了!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有能力的朋友转发100下。

回复

2014-04-06

假如某些官员(至少那些已经被查处的官员)的私下的行为与他们的公开的廉政演说恰恰相反,那么他们的权力的信用早已荡然无存,他们实际就成为毫无信用的“政治娼妓”,老百姓口虽不言而目笑存之。执政者有两种力量,一种是行政的力量,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取得的方式差异极大,朝鲜半岛两边国家领导者产生方式就是最好的说明。有些官员以“父母官”自居,把他治下的民众视为“子民”。一句话;“老子”怎么说的,“儿子”都得照办,“老子”要干什么,“儿子”不得反对,否则就是“聚众闹事”。现在不是时兴“传统文化”吗?什么“弟子规”什么“儒家学说”纷纷出笼。就只差搬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类“三纲五常”东西来做某种工具了。官员们还有另外一种力量,那就是人格与道德的力量。这种力量不能依靠廉政表态、华丽的辞藻或者向上级献媚获得而是在具体的官员个人行为上所表现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样的情怀而得到老百姓的认同和赞赏。现实社会中,那些已经被揭发或未被揭发的贪官污吏们处庙堂之高则忧捞钱太少。这样的官员哪里有什么“人格与道德”的力量。这样的人又怎么能产生一个社会需要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这样的正能量?

回复

2014-04-05

能把早已知晓的事实公开说出来,在当今中国已属不易。虽说没什么用。

回复

2014-04-05

說的比唱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