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评论】理解反服贸背后的台湾焦虑
提升两岸交流、贸易联系,甚至大陆单方面让利,台湾人并不必然反对,不过当一些动向被认为有可能威胁到台湾的生活方式时,就会引发岛内反弹。我们已然是大国,让利益相关方“搭便车”是大经济体的责任,更何况是对台湾,当然爱给给,但要力避恩主心态,要足够包容别人爱要要。
责任编辑:史哲 戴志勇 蔡军剑
2014年3月23日晚,台北,反服贸团体两千多人攻占“行政院”,占据广场及建筑物,部分民众闯入院内。台湾“内政部警政署”动员数千名警力,24日零点20分左右展开强制驱离行动。
台湾反服贸风潮在上演了攻占“立法院”、“行政院”的出格戏码之后,重新回到正常的台湾社会运动轨道上。
2014年3月30日,台北凯达格兰大道再次成为一部分民意向官方呛声的主战场。一天之内,参与者超过35万,突破了凯达格兰大道可以容纳的集会上限,不得不临时向毗邻的二二八文化公园分流。
民意大呛声在台湾不稀奇。仅过去几年中,直接针对官方的,就有要求彻查士兵洪仲丘被虐致死真相、反第四座核电厂建设公投,还有与政府没有直接关系同样全岛震动的塑化剂风波、壹传媒并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瓦特
我看你就是听不得不同意见,还要说什么民主。我并不喜欢某政府,更不喜欢wenge一代。但这并不能让人为了反对而反对。人都要一分为二,政府亦然。你所说的亏空了,很可能是对的。但你也没能提出证据。总不能因为我讨厌它,我就要不管事实的毁谤它吧!说问题就说问题,最好不要人生攻击。
欧巴桑,什么乌克兰、泰国的,以及我能骗到多少肉的,离你太遥远。劝你还是关心一下你的退休金吧,你那个“滴水之恩”的伟大政府,快把它亏空光了,到时候你可要上街讨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