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京药方】大北京:通往2049的四条路

现在谈京津冀一体化,北京要做减法,天津与河北要做加法,但这两个地方也要做增长管理。不是说北京疏解人口和产业,河北就照单全收,如果北京的问题扩展成区域的问题,这就更难治了。

责任编辑:何海宁 助理编辑 袁端端

现在谈京津冀一体化,北京要做减法,天津与河北要做加法,但这两个地方也要做增长管理。不是说北京疏解人口和产业,河北就照单全收,如果北京的问题扩展成区域的问题,这就更难治了。

2014年3月25日,A股市场上27只与京津冀一体化相关的概念股涨停,正在河北廊坊调研的吴唯佳忽然发现,自己多年从事的京津冀区域规划研究成了“显学”。

早在10年前,吴唯佳就参与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中“区域协调发展策略”的制定。再往前追溯,他的老师两院院士吴良镛,在上世纪80年代率先提出“大北京”的思路,被公认为是京津冀一体化的雏形。

“真正的城市规划是区域的规划。”吴唯佳频频引用规划界的这句名言。

从“新七环”、“首都第二机场”的首倡,到“城镇网络化发展”、“打造畿辅新区”等最新建议,眼看着学术共识正在转化为社会共识和决策共识,吴唯佳却不免担心,如果取舍不当,北京当下的问题也会扩展成区域的问题。

北京2049 该是何景? (李伯根/图)

为何突然火了

区域发展的理念早就有,比如以前经常提京津唐,那属于产业协作性质。但对于城市发展跟区域的关系,人们一直没有想清楚。

到1979年,北京开始着手制定总体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