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巡视】城市应适宜步行
漫步在纽约街上,但见高高低低、风格各异的建筑彼此兼容,都德、哥特、维多利亚、装饰艺术、现代等各种风格的高层楼,与赤褐石、红砖盖的低层住宅楼相互映照。每段街区都有特点,默默陈述不同时期、不同传统的故事。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程胜涛
现代和步行并不矛盾,适宜步行的都市空间更接近人性
就从曼哈顿说起。纽约市分五岛(区),其中四岛多半是郊区式的布局,唯曼哈顿堪称真正的都市。三十年前,我第一次去曼哈顿,在那里工作了几年。之后离开,又回去过几次。哥伦布当年去美洲探险,心里揣的是欧洲人对亚洲的某些幻想;当年去纽约的中国人,包括我自己,下意识用某种“现代化”的预案观察纽约,感慨的是那里的摩天大厦、地铁公交、琳琅满目的店铺。诚然,这是纽约,但纽约又不止于此。法国作者德塞尔托(deCerteau)写过《在城市里行走》一文,他说,从世贸大厦的顶端看曼哈顿,见到的是摩天大厦群,而纽约的生命力在于步行者的各种体验。
十多年前,国内城市现代化正如火如荼,遇到来美国调研的国内代表团,随意问起对美国城市的印象,有人答:“没有想象的那么现代,纽约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这份自信,或可归于城市现代化的某种定式,其重点不是原有城市的改造,而是大拆大建,追寻各种所谓的体系目标;决策没有市民社会的监督和参与,对历史和市民文化的保护也就在其次了。似乎道路越宽、楼房越高、车辆越多,也就越现代化。于是,标志性建筑四处崛起,形式够怪异,规模够夸张,炫耀着迪拜式的豪气。依照这样的眼光,纽约确实没有什么了不起,欧洲许多城市更“原生态”,统统不在话下。
2013年底,又去了曼哈顿,住了一个星期。这一次用脚体验纽约。三十年来,纽约也有变化:破旧的哈林区改建了,中城多了一些现代的“高层楼”(high-rise),等等,但总体依旧。漫步在街上,但见高高低低、风格各异的建筑彼此兼容,都德、哥特、维多利亚、装饰艺术、现代等各种风格的高层楼,与赤褐石、红砖盖的低层住宅楼相互映照。每段街区都有特点,默默陈述不同时期、不同传统的故事。这一处,像1950年代的电影情景回放:街两旁5层左右的绛红色住宅楼,楼外面一律挂着铁制的消防梯。又一处,看得出是曾经的仓库楼改建成了画廊、住宅、咖啡店、餐馆,另一种氛围。再看这里,两座摩天高楼之间,有一座石筑的教堂,实际高度虽不及邻居,却有教堂尖顶直指浩空,那意思是:再高,你能高出天意吗?
空间的各种变化意味着不同时间的交错。纽约的市容是过去、现在、进行、完成等各种时态的并存,像一部精彩的小说,要一页一页阅读。那么,纽约所留存的而我们有些现代城市或许多少欠缺的,莫非是都市生活的那种人性和历史的灵韵。这不是说国内的城市都缺少灵韵。比如,在上海的某些街区行走,恍惚之间也有走在纽约的感觉。
说得更具体一点:纽约这样的城市之所以迷人,在于它既是现代又是适宜步行的城市(a walkable city)。“现代”和“步行”并不矛盾,反而相辅相成。
“适宜步行的都市空间”(walkable urban spaces)更接近人性。其形式多种多样:杭州免费开放的西湖景区、北京还留存的那些胡同、以前的广州既可避雨又能遮阳的骑楼,都是。巴黎市至今还留有一些19世纪的“拱廊”(arcades),即两条街之间盖起玻璃拱顶形成的空间,早先是商品集市,如今是逛街休息的好去处。
每个城市都有适宜步行的空间,区别在于多或少。少了,城市显得冷漠,多了,城市令人亲近。所以,拥有足够的步行空间,才是“适宜步行的城市”。
既现代又适宜步行的城市通常有几个特点。首先,要有足够数量的“街”。所谓“街”几步就可以跨过,不能太宽。此外,街和街之间的距离不能太长,便于行人改变行走的路线。其二,自然地保留着历史和市民文化,在步行的范围内就能看到书店、图书馆、历史建筑、市民聚集的场所。这样,人们在步行时可以阅读城市文化。其三,适宜步行是宜居、便民城市的一个条件。比如,住宅离商家都不太远,买东西遛弯儿就能到,逛街很自然融入生活,那才是都市生活。
这样的城市欧美有很多,我国也有不少。不过,我们的城市现代化似乎从这个角度思考较少。美国人有这样的评估,他们心目中最适宜步行的城市包括:纽约、旧金山、波士顿、西雅图、奥克兰、华盛顿、费城,等等。
(作者为世界文学教授)
网络编辑:金幼文